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3 08:17

第一章  绪   论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00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①从本次课程改革试验情况来看,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于友西在《中学历史教学法》中也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要求,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历史知识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历史课堂如同老师的独角戏,缺少师生交流,课堂上只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倾听知识,重复大量的习题训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合作意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与历史课结合起来。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主要意义有: 第一,有利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发挥主导作用,合作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有利于增强教师自身素养。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中一直占据主体地位,整堂课下来,将学生思维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思维范围之内,教师只能按照课前的备课情况按部就班的进行授课,既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历史学习采用多类型、多视角、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和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只需给出合作探究的题目,对于课堂讨论情况是不能提前预测的,考验了教师对于课堂的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些都是对教师自身素养的考验。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公元 1 世纪,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学生从相互教学中获益,出现“合作学习”的思想萌芽。到了近代,教育家开展了关于“合作学习”的教学和研究。从 19 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教育家帕克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的皮亚杰,都重视教育活动,主张在实践中学生与教师自主协调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初,合作学习正式兴起于美国,实践研究不断发展,理念在世界各地传播,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机构。切块拼接法、合作学习等形式被很多国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同时也不断涌现出研究合作的教育机构。1979 年,在美国成立的国际教育合作研究会,是目前唯一有关合作学习研究的非盈利学术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早在 2000 多年前的《礼记.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进行交流才可增长知识。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并实施了“小先生制”,倡导学生之间相互传授,成为合作学习的雏形。合作学习正式走入我国学校及课堂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前苏联作家雷先科娃等著、朱佩荣先生翻译的《合作的教育学》最早介绍了国外合作学习理论,正式将合作学习引入中国。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合作学习为主体的文章和书籍逐渐出现。
..........

第二章  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这一概念的研究,由于受到国家与地区之间差异性的影响,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在表述上各有不同。

一、  合作学习的概念 
沙伦著,王坦、高艳译的《合作学习论》,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提升课堂教学相关方法的一类总称。这些方法的基本特点就是同学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 约翰逊和霍勒别克(Johnson,Holubec)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②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文泽(Winzer M)认为:“合作学习是教师将学生随机或有计划地分配到异质团队或小组中,完成所布置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③ 合作学习中心的创建者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群体动力理论也被称为“场”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创立,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理论与支柱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群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完成组织任务,另一方面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制约成员的行为和沟通、激励成员。在群体的学习中,单独的学习个体会受到群体的限制和约束??”①合作学习的专家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他人的合作性互助之中,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目标都存在价值,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参差不齐的成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启发和鼓励,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该理论奠定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重视个体的独特性,使学生充分发展,否定知识认知,强调情感教育,对传统教育造成一定冲击。罗杰斯认为:“多少年来,我们所受的教育知识强调认知,摒弃与学习活动想联系的任何情感,我们否认了自身最重要的部分。”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学习者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④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以下教学原则:(1)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共同承担教学责任。(2)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3)让学生自行讨论,制定下学习计划,把发展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4)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5)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6)学习的重点是学会怎样学习。(7)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8)促使学习高效持久地进行下去,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生活和行为中,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身心与人格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人本主义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主,将课堂教学放在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合作学习在《政治文明历程》的应用 ......... 19 
一、  应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9 
(一)  应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 19 
(二)  应用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 20
二、  合作学习在《政治文明历程》中的应用 ......... 22 
(一)  教学重点与合作学习 ......... 22 
(二)  教学难点与合作学习 ......... 25 
(三)  教学盲点与合作学习 ......... 27 
(四)  辅助栏目与合作学习 ......... 29 
第四章  实施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指导策略 ...... 34 
一、  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 34 
(一)  合作学习与教师 .......... 34 
(二)  合作学习与学生 .......... 35 
二、  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 35 

第四章   实施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指导策略

一、  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色定位非常重要,它对于一节合作学习的课能否够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兼职的导游”还是“舞台上的圣人”?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课堂,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服务,指导和协调学生,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挑战,不是向学生简单传授和讲述教材知识,而是要与学生一起深层次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更应该深入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通过倾听、答疑、解惑,充分了解学生课堂讨论情况,时刻了解学生课堂动态,并及时为调整课堂讨论时间以及进度做准备,使得课堂讨论的开展游刃有余,而不是手忙脚乱,力不从心,从而实现对整个教学过程与环节的指导,以此保证课堂的高效讨论,而并非课堂讨论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变换和适应角色,既要关注各组的课堂讨论状况,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又要对学生的成果展示及时作出评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教学,对教师来说是必备的素质。 合作学习更多的是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构建小组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合理分组是保持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但是部分教师进行分组时,不考虑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不考虑学生个人的成绩、能力、爱好、个性等因素,照搬他人方法随意划分小组,既不能保证小组合作公平开展,又不能够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使得课堂合作学习懒散,没有凝聚力。因此,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灵活分组很重要,可以根据随机分组、学生自选、抽签分组等一些方式,有效组合,既能够让课堂顺利开展,也让学生明白社会准则,学会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 

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结  语 

近年来,合作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接受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合作学习方式还存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流于形式、存在盲目性、没有抓住合作学习的实质等问题。本文在论述合作学习概念、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同时,把合作学习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选取具体案列进行分析。根据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提出建议和策略。希望更加深刻地理解合作学习方式,寻找和创造适合高中历史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开展课堂合作学习,认识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启发他们思考、而不是完全灌输教科书本身的内容。教师要留给学生一部分思考和发问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教学上的创新是灵魂的“灵魂”。教育上一个细小的创新环节都可以调动无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排斥新事物,不做“老古董”,与学生思维产生共鸣。让每个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发问,是每个中国老师亟待转型的方向。合作学习与历史学科教学有效结合,是完善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50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50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