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1 引言
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看,从 2012 年开始,教育部发布十年发展规划。并于 2013年,发布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强调“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保证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①。2014 年,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继续制定了能力标准及课程标准。这些举措都充分反映了国家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情况,特别是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视。从山西省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看,山西省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当重视。2013 年,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标准,应教育部启动能力提升工程。2014 年,发布《山西省教育厅关于 2014-2015 年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安排意见》,山西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信息社会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学习平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增强课程的丰富性与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教师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学会终身学习,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的国家政策要求中小学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应用信息技术,因此,英国强调对教师们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并做了许多相关的培训,以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这一举措成为英国重视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培训中,涵盖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重点仍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旨在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在英国教师培训中,既有对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有对岗前教师的培训,可见英国政府对教师培训的重视。信息技术也是在校学生学习的必备课程,学生必须接受信息技术或者通信技术的相关教育,提升信息素养。英国国家培训教师的模式较为灵活,包括面对面培训,远程学习,在线培训等多种模式。其中,以学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是它的一个基本特色,即我们所说的校本培训。这种培训通常是中小学校与一些培训机构、教育学院以及大学等部门合作,根据学校的需求进行安排,不占用教师的工作时间。首先,由中小学校自行找到教育问题之所在,确定需要提高的能力及培训的内容;紧接着寻找合作的大学与教育机构,就培训方案展开探讨,确定培训的目标、时间、内容等,并与其签订协议;然后培训专家给教师传授信息化教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理论方面的知识,并用多种形式指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包括设计课程,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批改评价等;最后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践,进行反思与交流。2.2 国内研究现状
能力标准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五个维度进行划分:第一维度为“技术素养”能力,第二维度为“计划与准备”能力,第三维度为“组织与管理”能力,第四维度为“评估与诊断”能力,第五维度为“学习与发展”能力,同时,课程标准也制订了不同维度能力的相关课程。出于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环境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能力水平的差异考虑,对于不同学科、不同起点的教师能力的发展需求,教师培训选学机制实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模式,要求实行焦点式培训,深化任务驱动教师培训,突显实践方向,以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为基准,把网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各地信息技术教育新模式的运用,网络进修与教育实践相辅的培训方式,推动教师学用结合。主要的培训模式有研修坊、专家讲座、教师工作坊等,由电教馆负责,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建立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测试、精品课程评选、作品竞赛等活动。
3 相关概念及标准...........11
3.1 相关概念界定..........113.2 相关标准解读................12
4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现状分析.............15
4.1 山西省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培训................15
4.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存在的问题...........25
5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27
5.1 培训对象“职前+职后”...........27
5.2 培训内容...................27
5.3 培训模式“线上+线下”..........33
5.4 学习形式...............37
5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
5.1 培训对象“职前+职后”
在山西省的能力提升工程中,培训的对象均为在职教师,每年新入职的新手教师需要进行再一轮的重复培训,使得我省能力提升工程任务重复繁琐。由此笔者建议,,在对在职教师培训的前提下,可从我省新进教师的来源抓起。各师范院校每年都会为输送大批的新手教师,这些师范生在学校毕业之前,学校会对其教学实践能力以实习的方式进行培养,承担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省教育厅及电教馆可以与师范院校合作,借助师范生实习的机会,在对其进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可对其信息技术能力进行相关的提升培训,从而为师范生成为新手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师范生迅速成为合格的新手教师,也可减少新手教师在入职后专门进行能力提升培训的时间与精力。
5.2 培训内容
由前文的分析,信息化教学环境可分为四大类。在山西省“三通两平台”政策的驱动下,山西省各地区已经基本完成多媒体环境下电子白板资源的配备,但从整体来讲,上述四种教学环境在山西省的应用情况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各地区在能力提升培训中应根据各地区的现状进行相关分析。无论在上述哪种教学环境下,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等基本设备的使用为普及培训。电子书包,移动平板等会成为未来的移动学习空间的一种趋势,为了山西省信息化环境的长远打算作为考虑,新型的学习设备的使用如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使用也必须作为能力提升培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参考。.......
结束语
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省的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教育资源配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相关培训等,以山西省农村薄改项目、置换脱产国培计划、中移动项目以及能力提升国培项目四个培训为案例,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在山西省启动能力提升工程的大背景下,以《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升策略,以利于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山西省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但是,在能力提升培训中,仍应当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政府应加强山西省教育信息化资源的配备。经过笔者对山西省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省级城市信息化资源硬件设备及网络资源建设都相对较好,中级城市次之,县级城市一般,而山区则较差。教育信息化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不能得到满足,初等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也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以致用,那么,中小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就成为一种空谈。因此,为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省政府有必要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配备入手,尽最大可能平衡不同地区的状况,为山区等偏远地区投入资金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机房以及个人计算机、网络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来满足教师课堂的需求。另外,教师之间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研讨互动与合作学习,从而使山西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全方位提升。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50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5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