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选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科学知识水平的竞争,各个学科的专业人才在国家的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最重要途径,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和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竞争中占主动地位”[1]1-2。在关于体育领域的发展进程中,2011 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在新一论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了“健康第一为先导”、“全面育人为中心”、“终身体育为方向”的指导思想[2]。《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在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体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性环节(含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科研实践)三大类,对专业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也提出了相关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3]3-4。国家颁布的这些有关体育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实施,对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排球专项选修课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专项选修课之一,也要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进行调整改革,促进学科更好的发展。 排球运动是世界三大球运动之一,在世界的竞技赛场上,我国的三大球运动也只有女子排球项目曾获过世界冠军,我国排球运动因优异成绩已在国人心目中确立了特殊的地位,对全国的排球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长期以来,排球专项选修课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教学的不断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教学也不断发生变化。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看,排球一直是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教材之一。从全民健身视角上看,气排球已成为社会体育新兴的,主要的健身运动项目之一。但是,近些年来,根据笔者前期初步调研发现:排球专项选修课在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开展情况日趋冷落,学生排球基础较差,对技战术的掌握情况也不尽如意,学生能力培养效果日益下滑。当然,排球专项选修课发展不景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近几年来排球专项选修课的生源并不充足,因为人数太少而取消排球专项选修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既是对排球教学资源闲置和浪费了,也是对排球专业的课程建设和发展的一种伤害,更是阻碍了排球运动在社会中的持续普及和推广。
.........
1.2 文献综述
作者通过对我国主要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中国万方硕士数据库等进行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研阅有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方面相关论文 1813篇,其中排球专项课方面的相关文章 216 篇,精确检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选修课相关文章共 5 篇。检索未发现已有的对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选修课的研究的文献。本文以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针对福建省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概括、提炼,下面就所获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分别加以综述。黄汉升和季克异通过对我国 61 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指导思想等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规律,特别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设置背景、课程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以此为依托,进而构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课程方案,为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提供了有益参考[4]。 刘春雷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归纳总结了当前体育教师行业存在的若干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发展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同时也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能力培养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建立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的养标准,为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借鉴[5]。 王飞等通过研究分析我国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存在“泛化”现象。提出培养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学校体育教育人才的能力需求等因素,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特色。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培养目标的定位,总结出我国现行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并针对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客观的建议[6]。
............
第 2 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选修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 第一,福建省高校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 9 所高校(即: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三明学院、华侨大学、莆田学院、宁德师范学院、龙岩学院)的排球专项选修课。调研相关专家、教师、学生和与课程有关的文件、信息。 第二,福建省中小学体育教育对排球专项人材培养需求的反馈。调研相关专家、教师,收集相关资料。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查阅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管理学》、《排球》、《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等相关书籍;通过网络搜索查阅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相关高校《排球专项选修课教学大纲》等有关文件;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中国万方硕士数据库等进行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重点查阅收集了与此论文相关的硕士、博士论文及各种期刊,并对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了重点的分类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设计和构思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为了充分保持本研究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针对有关问题制定访谈提纲,利用在发放问卷效度检验时对有关专家访谈,利用在各个高校实地调查时或电话访问的方式对排球专项选修课专业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进行访谈,搜集和整理了专家们关于本课题有关研究内容的相关资料,从而了解到福建省高校排球专项选修课的一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专家们也根据存在的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为本研究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
第 3 章 结果与分析 .......... 14
3.1 我国及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14
3.1.1 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 14
3.1.2 福建省各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 14
3.2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课程目标 ........... 15
3.3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选修课开展现状与分析 ......... 17
3.4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选修课学生情况分析 ........... 31
3.4.1 学生选课动机及学习态度分析 .... 31
3.4.2 学生排球基础水平分析 .......... 34
3.5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选修课教师队伍....... 35
3.5.1 教师年龄、性别结构分析 ........ 35
3.5.2 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 36
3.5.3 教师工作年限、裁判水平分析 .... 37
3.5.4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分析 .......... 38
3.6 中小学体育教师排球教学能力需求的调查分析 ........... 39
第 4 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3
4.1 结论 ....... 43
4.2 建议 ....... 45
第 3 章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及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社会层次需要决定培养目标,它随着教育对象所在学校类型和级别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制定了各自的培养目标[40]。人才培养是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的,特定的历史要求及社会发展因素的制约也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制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要求与规格也在不断提高。从一开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到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再到要适应社会实际需求,掌握体育教育的“三基”,并受过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专门人才;最后到“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8]3-4。从培养目标的不断变化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培养目标,从开始的单一培养目标逐步向多元培养目标发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结论
人才培养是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的,特定的历史要求及社会发展因素的制约也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制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要求与规格也在不断提高。培养目标的变化过程也是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 福建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也都基本符合了教育部《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从体育科研、教学、社会体育指导等不同方面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培养目标,,从而根据这些目标进行人才施教和培养。福建省各高校的课程目标基本上能够符合《课程纲要》的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但是在“指导开展球类活动能力”这一指标上,只有单一指导学生开展排球运动,而社会排球健身指导之一方面则鲜有提及;在各校的教学目标上,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都把使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社会健身指导能力排在竞赛能力之后,处于第 4 位,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的社会排球健身指导能力这一目标上重视不够。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50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5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