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9 16:45
刍议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1 涵义
高校网络舆情指的是在校内外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等的刺激下,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内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对刺激性事件的情感、态度、认知以及行为倾向的综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深入,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各类事件的讨论中来,大学生针对,某些事件的观点与看法会逐渐向某种特定的观点或意见靠拢,进而产生比较清晰的舆情,,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此为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以互联网开发的互动平台为基础,通过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融合、碰撞等方式来完成个人观点向集体意识的转变过程。1.2 特征
(1)直接性。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互动平台,大学生可以直接发表个人观点,通过网络实现舆情的传达;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受地点与时间的限制,实现大学生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但需特别指出的是,目前高校网络的规范化管理仍需加强,相关管理部门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甚至一些未经审查的事件被直接发布到网上。
(2)突发性。迅捷、发散快、聚集性强等是网络的传播的显著特点。作为喜欢也善于借助网络手段发表个人观点、情感的群体,大学生的许多事情是利用网络进行表达的。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毫无预兆,而传播速度迅捷,有时一件突发事件的发生同大学生形成的情绪化的观点相结合,可能会引导一片舆论的发展,在高校范围内产生强大的网络舆情。
(3)偏差性。网络具备自由性与虚拟性的特点,在网络上传播的许多事件往往未经证实,所以,在网络上传播的许多信息有着一定的偏差性与不真实性。网络中发言者的身份隐秘,再加上监督的不力与规则的缺失,高校网络环境为某些大学生娱乐人生、肆意发泄情绪、发表负面观点提供空间。所以,高校网络舆情下的一些事件可能与客观事实有偏差,甚至完全背离了客观事实。
3 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有重要影响,且所产生后果不容忽视,这是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明确的现实。网络舆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即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网络舆情相结合,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有效人才。
本文编号:169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