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代郡王府的空间形态与建筑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金代开始历经元代、明代、清代,北京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都城,四朝古都的北京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王府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尤其进入清代以来,随着分封制度的变化,王府更是汇聚于此。北京留存至今的王府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历史文化世代相传的瑰宝,,同时也是各代文物、建筑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保留的结晶。 北京清代王府建筑作为介于皇家宫殿和平民四合院的中间层次,是皇家宫殿的缩影,也是平民四合院的升华。虽然一些王府得以保存,但却并未受到建筑学者和社会大众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专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王府研究。其中清代郡王府作为王府等级中仅次于亲王府的建筑,更是没有受到关注。但郡王府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并且作为皇家宫殿与平民四合院结合最为紧密的建筑类型,同时与满族的居住习俗和传统园林设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郡王府的保存现状令人堪忧,北京有史可查的二十个郡王府保存的程度不一,除了孚郡王府、宁郡王府、循郡王府、钟郡王府、愉郡王府、克勤郡王府、车林巴布郡王府保存得相对完整之外,大多数严重毁坏,甚至早已不复存在。而有关郡王府的各方面资料也损失严重,因此针对郡王府进行建筑的现状记录、史料归纳、理清郡王府建筑的整体等级形制脉络,追寻其中的建筑文化内涵,对挖掘清王府建筑的建筑史学价值、园林史学价值和完善王府建筑文化体系具有非凡的理论意义。基于理论研究促进旅游开发,深刻认识郡王府建筑的个体价值,同时,整体地保护和利用王府建筑物质遗产资源,更好地保护北京旧城传统风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除了令人堪忧的保护形势外,关于郡王府的研究形势也不甚乐观。因为现存实例和文献资料均较少的原因,相比于亲王府遗存较多,保存完整的先天优势,使得研究亲王府的人数众多,热点集中。而郡王府几乎无人问津。即便如此,现阶段无论是亲王府研究,还是郡王府研究依然停留在对单一王府的研究之上,研究范围并未有所突破,也未形成完整的王府类型体系。因此,为了完善王府研究体系,丰富王府研究类型,增加王府研究数量,开展郡王府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北京清代郡王府的建筑与空间形态,通过文献考古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等级的王府进行建筑的现状记录、史料归纳、理清王府建筑的整体等级形制脉络,追寻其中的建筑文化内涵,分析其形成变化规律,为完善王府研究体系,弘扬王府建筑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系统详实的资料和具体的方法。整理郡王府的史料文献与建筑现状,为中国传统建筑史学研究存留史料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 归纳整理郡王府的建筑形制制度和文化影响因素,填补建筑史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提出郡王府建筑保护与利用建议,挖掘利用好郡王府这项宝贵资源,发挥郡王府建筑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合理制定保护和利用决策的推动作用,更好的促进首都文化建设,促进王府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 2 章 清代郡王府的形成
2.1 清代王府的起源
北京作为一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全国政治的中心,始于金代,并且历经元、明、清三代,所居皇帝 30 余位,大约 700 多年的历史。从完颜亮颁发《议迁都燕京诏》决定迁都燕京,营造宫城开始,北京的城市建设历经金代格局初定,明代确定布局,清代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了最终的封建社会城市格局。在这里,除皇帝所居的紫禁城外,具有一定规模、等级仅次于紫禁城的大型府邸就属王府了。金代依然沿用了历朝历代的分封制度,因此,北京并没有王府的留存。 元代实行的是异地封藩的制度,受封的藩王各有封地,不能久居京城。但据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王府却出现在元代。《析津志》记载:“文明门,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哈达门即为后朝的崇文门,因哈达大王府得名,这是京城王府的最早记录。但何人为王,就不得而知了。 明代初期沿用并规范了分封制,但靖难之役之后,燕王为强化中央集权,形成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即诸王只有封号而无土地,且不得居住京城,只得封地居住。但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营建宫城的同时,也建了十座王府。此举其实并不符合明制,却因一定的政治目的成为了北京城内大规模王府营建的开始。明代官书《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十五年六月,于东安门下东南,建十王邸,通屋为八千三百五十楹。”宣宗继位后,又在十王府附近营建了公主府。《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三年四月,新作公主府三所于诸王府之南。”虽然已不见明代王府的规模,但也留下了熟悉的王府井大街、十王府街等熟悉的地名。
..........
2.2 决定清代郡王府规制的分封制度
北京从金代开始成为国之首都,但从清入关以来才开始大规模的出现王府的建设,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度分不开的。金代在沿袭历代的分封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新的尝试。朝廷不再设两字王,将已有的两字王改为以一字王,一字王撤销王号。元代实行的是划地封藩的分封制度,所封之王皆有封地,不居京城。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削藩行动。明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使权力集中且便于管理,实行的是“封而不建”的原则,“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4,只保留了形式上的郡国,但各王要到各自的藩地居住。进入清代,尤其入关以来,清朝继承了“封而不建”的分封制度,但同时也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更加认识到“封而不建,实万禩不易之常法”5,将表面存在的郡国形式一并取消,只有名爵封号,再无郡国封地,并赐府于京城。 从金代到清代,从郡国封藩到赐居北京,在王府的分布特点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分封制的变化,中央更加集权,诸王便于控制。统治者为其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高贵的待遇,生活在天子脚下,避免威胁皇权。因此,王府建筑集中建在北京,与皇权至上的思想以及清朝统治者的分封制度分不开的,这就是清代王府在京城汇聚根本原因。
..........
第 3 章 北京清代郡王府在“城”中的空间形态 ........ 26
3.1 北京清代郡王府在“城”中的分布 .......... 26
3.1.1 郡王府的历史分布 ......... 26
3.1.2 郡王府的现状分布 ......... 27
3.1.3 影响郡王府的分布的客观原因 ....... 29
3.2 北京清代郡王府在“城”中的选址 .......... 31
3.3 北京清代郡王府与“胡同”的关系 .......... 35
3.3.1 胡同的分类 ............ 36
3.3.2 郡王府周边胡同类型 ..... 37 3.4 小结 ........ 40
第 4 章 “府”与“院”空间形态关系分析 ....... 41
4.1 郡王府的总体空间形态 ............ 41
4.1.1 单主式 ........... 43
4.1.2 一主一副并列式 .... 45
4.1.3 一主多副复合式 .... 46
4.2 郡王府主路“院”空间形态 .... 48
4.3 郡王府辅路“院”空间形态 .... 53
4.4 小结 ........ 57
第 5 章 北京清代郡王府主路单体建筑形态分析 ........ 59
5.1 郡王府的大门 .......... 61
5.2 郡王府的正殿 .......... 65
5.3 郡王府后殿 ..... 70
5.4 郡王府的寝殿 .......... 73
5.5 郡王府的后罩楼 ...... 76
5.6 小结 ........ 79
第 5 章 北京清代郡王府主路单体建筑形态分析
第 3、4 两章从宏观层次对郡王府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本章结合《大清会典》及《大清会典事例》的规制规定,对《乾隆京城全图》中所标注的郡王府主路的主要建筑进行单体的规制对比研究。王府主路正门、正殿、后殿、寝殿、后罩楼四进五座“前朝后寝”的布局特点是王府建筑最明显的特征,也是王府建筑等级观念的体现。下表为郡王府主要建筑的数据统计,以作基础数据之用。
5.1 郡王府的大门
清代的王府布局均是坐北朝南,郡王府也不例外。作为位于王府最南侧的的建筑,王府大门是这类等级森严的建筑群中连接内外的建筑,同时也是进入王府的第一座建筑。因此,王府大门也成为了大门中最高等级的屋宇式大门。王府大门通常为砖木结构,建造于砖石台基之上,台基的高度随王府等级而定,《乾隆钦定大清会典》中记载,郡王府正门基高二尺五寸,亲王府正门基高三尺,即郡王府正门基高 84 厘米,亲王府正门基高 100 厘米。基台设五至九级台阶。王府大门作为屋宇式大门,郡王府、亲王府均为五开间,并启三门。而屋顶形式并无严格规定,通常均为硬山顶,仅少数使用歇山顶。但郡王府与亲王府不同,屋顶使用灰色筒瓦,而亲王府覆绿色琉璃瓦。王府作为满族建筑的代表,满族建筑的特色在王府中也有体现。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王府大门的位置。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一般位于院落的东南角,而王府的大门则居中放置,通过大门即可看见院落中央。这也成为了满族建筑区别于北京四合院的最大不同。除此之外,通过对郡王府的现场调研及对《乾隆京城全图》中的郡王府的大门分析,笔者总结了郡王府大门的两种位置设置方式。第一种是郡王府正门不临街,门外带前庭的设置方式;第二种是郡王府正门临街,在街对面设影壁的设置方式。
..........
结论
本文通过北京清代郡王府的历史文献及现状调研资料的研究,对所整理出的清代历史上出现的 20 座郡王府依次展开了郡王府的形成、“城”与“府”的空间形态、“府”与“院”的空间形态及主路单体建筑这四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北京清代郡王府的形成根本原因是清代特殊的分封制度。这种有别于其他朝代异地封藩的分封制度致使清代的王府全部汇聚于北京,并在清朝统治者入关后形成了旗、民分城而居的独特城市结构,郡王府在内城的营建形成了集聚且庞大有价值的王府建筑群体。伴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也随之而来。这样的融合同样也体现在郡王府的建筑中,致使郡王府成为了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精髓的建筑载体。 制度的“异”和文化的“异”使得北京清代郡王府在地理位置和建筑形式上成为了有别于其他朝代王府建筑的新的王府类型。在清朝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里,共出现了 20 余座有史可查的郡王府。清代郡王府的营建从入关后就已经开始,最早的郡王府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康乾盛世时期形成了高潮,清末国家进入被列强入侵的时期,郡王府的分袭与营建进入停滞。因此可以将北京清代郡王府的营建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清初至顺治末年。主要是以 “八大铁帽子王府”为代表的世袭罔替王府的营建。在这个时期营建的王府共有 7 座,分别是克勤郡王府、顺承郡王府、谦郡王府、钟郡王府(郑亲王府)、饶余郡王府、温郡王府、信郡王府。 第二个时期:顺治末年至乾隆后期。大多数王府是这一时期新建的。在这个时期营建的王府共有 12 座,分别是惠郡王府、直郡王府、敦郡王府、恂郡王府、愉郡王府、慎郡王府、宁郡王府、循郡王府、理郡王府、泰郡王府、端郡王府、车林巴布郡王府。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93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9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