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基于时间概念的考古遗址景观设计——以济南城子崖公园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16-11-26 07:28

绪 论


一、论文课题来源

时间与空间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是首要考虑的两方面因素,空间结构的营造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但空间设计的观赏却是时间流动的过程中完成的,时空在观赏的同时,相互影响,不断延伸。但目前景观设计中,多对空间结构的设计比较重视,而常常忽略景观设计中的时间概念的表达。本文将以时间性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济南市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为例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希望丰富时间性景观设计案例,为现代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从时间性的角度寻求其文化性、自然性、空间性的合理性表述,为我国考古遗址景观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建议。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考古遗址公园则是景观时间概念的典型例子,考古遗址本身是作为一种文明生活居住的遗址,景观作为改造的对象,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的文明从初生走向繁盛,再由繁盛走向灭亡或被其他文明取代的历程,而在几千年之后又被人们想起,对这块景观再次进行整合,再生,通过考古遗址公园把这块几千年的人类生存图景展现在大众面前。时间正是这一切的主导,透过考古遗址公园来纪念过去、表现历史,使文脉延续,搭建起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桥梁。本文从时间这个概念出发,以考古遗址景观的营建为例,探讨时间与景观的关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时间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后来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不断扩大,时间作为一个强制性的重要因素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建筑与景观的设计内容都是人的生活空间,这里亦可以借鉴一下卡斯滕·哈里斯在《建筑的伦理功能》一书中对“空间·时间”进行了较多的探讨。由此,时间与人的居住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让马克·朗东在他的著作《景观的时间性》中对景观的时间性做了解释:“组构景观,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得预设生命体生长、发展的时间”[4]。

目前国内对时间性景观设计的相关论述也不少了,从“时间”“生命”的角度出发,章戈等人在《景观道路的“四维生命空间“设计:以云南沾益九龙生态旅游1区景观大道为例》中提出水平和垂直结构空间之外的“发展演化空间”[5]。安建国、方晓灵在《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中对景观设计重新定义:“景观设计是以土地为依托,以时间为脉络,以自然自我掌管为特征,以使用者的体验为论证依据的现代科学,它构建着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6]。他将时间性作为现代景观表达的主要内容,,他更加关注的是时间带给景观的演变过程。安建国以法国北部废弃煤矿区的景观设计为例,让大自然参与景观设计的想法对这篇课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第一章 考古遗址公园及时间性景观概述


第一节 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义及分类

根据考古遗址的定义,我们将考古遗址公园归为以下几个大类:古建类考古遗址公园、园林类考古遗址公园、陵寝类考古遗址公园、城市类考古遗址公园、活动类考古遗址公园、事件类考古遗址公园。

......


第二节 时间概念景观设计
相对于空间给予人的空间、形态、透视、深浅、方向等具体的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觉来获取空间的信息,而时间则是一个相对比较“虚”的概念,时间没有空间给予人具体而详细的信息,但通过四季轮回、岁月更替,我们又能真切感知到它的存在。“时间就是这——关于前与后的运动的数”,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的定义。相较于西方对时间的定义,中国对时间的定义则宽泛许多,《周易》中对时间的解释:“卦者时也”,即卦的变化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先后关系,卦的意义就是指时间。而最能解释景观设计中时间序列的概念,还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对时间的解释:“时间是对物体之间相对运动快慢的一种描述”,也可以理解为时间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表现方式。

对于景观设计来说,时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收四时之烂漫,纳千顷之汪洋”计成在《园冶》中这样描写时间对景观的塑造[2]。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也造就了不同的景观特色。因而,我们可以把景观看成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再兀自定义景观的最后成景效果如何,而去关注景观的成长过程,关注时间所创造出来的景观变化之美。现代景观的设计偏向于快速造景,着重从空间效果的角度来进行设计。而时间性景观设计则更偏重于从时间的角度对景观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将理论应用于具体设计实践中去,从而促进景观的良性发展。

基于时间概念的考古遗址景观设计——以济南城子崖公园设计为例

以河南殷墟博物馆(图 1-1)为例, 博物馆利用中心下沉的空间结构和狭长的回转坡道等不同空间结构的变化及不同的设计媒介在细节处理上强化对遗址和文物的展示,使游客由地表上进入下沉空间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时空转换的心理错觉,地下建筑昏暗的空间如同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殷商时期、发掘现场与现在三个时间段生成一个时间序列,而博物馆将这三个时间段串联起来,使游客在观赏的同时将历史文化的内涵从外界感知延伸到心理世界。 景观作为一门研究适宜人类生存环境的学科,我们不仅是要设计景观的空间更需要设计景观的时间。时间性景观设计不止需要传承能力和先见之明,还需要长远的发展性思维为指导。依据水文、气候、地质、动植物、历史文化、人们心理活动等一切客观或是主观因素随时间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并以其不断变化的各种时间为参照来进行景观设计。

......


第三章济南市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设计.......................9 
第一节基地背景及概况......................................9 
第二节设计理念与方法方式............................10 
一、设计理念 .......................................10 
二、城子崖遗址的时间性设计表达......................11 
第三节小结 ..........................................15 

结论 .............................................16


第三章 济南市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设计


第一节 基地背景及概况
自从吴金鼎先生在章丘龙山发现许多色泽乌黑、表面光滑的陶片,城子崖就开始了 “考古圣地”的发掘之路。城子崖文化距今约 4500 年,经过多次发掘,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包括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末年古谭国的文物。其中,出土文物包括石器、农作物、祭祀用具、玉石、金属以及保存数目居多的陶器。城子崖考古遗址作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考古遗址之一,对于我国史前城市形态起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城子崖遗址于 196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 100 处大遗址之一,2013年被列入“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 150 处大遗址之一。可以说城子崖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城子崖遗址的开发同样受到政府重视,先于 1994 年在济南章丘龙山镇建成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后在 2012 年章丘市政府对城子崖博物馆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将城子崖博物馆更名为龙山文化博物馆,直到 2013 年 9 月竣工并对游客开放(图 3-1)。虽然城子崖考古遗址不断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遗址的开发保护工作也在不断提高,但就目前城子崖考古遗址仍然主要存在保护与展示两方面问题:

1.对考古遗址的保护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遗址的现有地形条件。城子崖遗址自从 1991 年第二次发掘之后,除了立在路口的一块城子崖遗址的碑以外,当年考古遗址全被周围村民种上了农作物。一些保存完好的陶器、石器等文物都被放进了博物馆里进行保存,博物馆里有特定的湿度、温度等良好的保存条件。相比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考古时留下的遗址应该拥有同样的保护价值。虽然西城墙遗址有建筑物的保护(图 3-2),但有保护的遗址现场只是一小部分,对其大部分遗址进行了回填处理,然而通过回填来保护遗址的效果并不完善。地下遗存与水土、季节甚至地表上的建筑、道路、民居都会对遗址造成潜在的影响。遗址周围高差明显,缺乏对原有地形条件合理地规划。

......


结 论


目前国内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健全的建设体系,因而针对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遗址设计中忽视遗址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造成的景观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由于忽视自然规律在遗址景观的建设中快速成景的做法导致后期围护耗费巨大、因为缺乏遗址文化资料的理解而致使遗址景观设计与主题不对称等等。

通过总结这些现存问题的原因,本文试图从时间概念这个角度来入手,从文化时间、自然时间、心理时间、空间时间这四个部分探析寻找解决遗址建设问题的途径。并依据城子崖遗址设计为例,基于时间性概念,从表达主题、表达内容、表达媒介三个方面逐层落实到具体的设计实践。将时间性的角度与考古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相结合,旨在为考古遗址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93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93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