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快速城市化进程的社会成本研究——以贵安新区平寨为例
1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世界城市化进程起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因。一般认为,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中期,世界城市化的主体是英国,是兴起阶段;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期,世界城市化的主体是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基本实现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起步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是城市化普遍实现和质的不断提高阶段,城市化主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①。中国属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从 1978 年的 17.92%到 1998 年的 30.40%,到 2011年城市化率突破 50%,达到 51.24%,2014 年城市化率达到 54.77%。我国只用 6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城市化率从 10%到 50%的过程,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将新增3.1 亿城市居民,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 10 亿,中国城市化率将达 70%②。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导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低,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中部地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 2000 年-2012 年,西部 12 个省、区、市城市化率年均提升 1.3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 1.37 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其中,2000 年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城市化率分别为 38.5%、28.1%、23.4%,2012 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化率分别提高到 56.4%、53.4%、44.9%,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增加了 17.9、25.3 和 21.5 个百分点。从省级来看,西部地区省际之间城市化率差异较大,最高的重庆城市化率为 56.98%,而最低的贵州仅为 36.4%。在城市化进程中会因为社会成本的合理与否将产生许多社会问题,例如:由于城市化进程而引起的大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失地、失业和社会保险缺失问题;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发展机会诸多方面的变化,导致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不适应问题;政府大量参与城市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而导致的政府信誉缺失问题等,这些都是社会成本的表现。事实证明,当外部的投入越大,产生的社会问题相应越少,社会成本就越小。为了平衡全国的城市化水平,需要促进西部经济大发展和推进西部地区快速城市化,然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社会成本,其城市化率越低,投入的城市化社会成本将越高,付出的社会代价将越大,与此同时产生的社会问题将越多。因此,适时开展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成本研究工作就显得极为必要。
.................
通过对农村家庭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成本的构成分析,查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乡村城市化发展扶持政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前瞻性的理论对策与实证研究分析。多年以来,各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家都对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多领域、多角度、多方法、多层次的研究,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化成本的研究还较少②。而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化社会成本的研究将以城市社会学、乡村社会学和城市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并加强学科理论,方法的互相结合。因此,探讨城市化社会成本将丰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面临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困境,急需根据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制定适合其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城市化一词来源于英语 Urbanization,又称都市化或城镇化,该词最早出现在 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 A.Serda 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①,20 世纪 70年代末,这一概念开始被引入我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关于城市化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对其进行过研究和思考。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市和镇都属于城市区域的范畴,即广义的城市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而狭义的城镇概念指市和建制镇。因此,在我国目前“城市化”和“城镇化”两种提法在相关研究中经常混用,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在“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研讨会”(1982)上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本文研究中使用“城市化”这一提法。关于城市化的定义,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里面明确指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日本百科全书》指出,城市化是一个社会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数量绝对增大的过程。《大英百科全书》指出,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充。美国新版《世界历史》指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②。由于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人们对城市化内涵的理解,常常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赋予其与本学科特征密切相关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人口学从“人口城市化”出发赋予城市化内涵。这种观点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①。埃尔德里奇(Eldridge C.H.)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克拉克(Clark C.G)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非农化”过程,只涉及乡村人口的职业转化过程,而不考虑人口的地域变动问题②。第二种观点是地理学从“地域城市化”出发赋予城市化内涵。“地域城市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是指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从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不断转化、集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农村的空间、区位面貌将发生改变,呈现出空间上、区位上的城市特征,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如日本学者山田浩之指出,城市或城市区域是兼有密集性、非农业的土地利用、异质性(流动性)三个特性的地域③。第三种观点是经济学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出发赋予城市化内涵。“结构城市化”是指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中,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实现了非农化、高级化的发展过程,即在农业活动向非农农业活动的转变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各种非农产业发展所需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成为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发展的集聚地,社会生产力在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第四种观点是社会学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出发赋予城市化内涵。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城市化,是指典型的城市生活方式生成、深化、扩大的过程④。”不仅包括人口城市化的数量特征,还有城市化的质量特征,即城市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以及与农村社区的文化差异。因此,一方面,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转化城市地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城市生活方式向城市以外地区扩散的过程。这种集中与扩撒的过程,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即可以从物化的城市化和价值观城市化两个方面理解城市化,前者指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人口比重的城市化;后者指人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城市化①。综合以上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化率增加的过程,而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普遍和扩大化的过程。
......................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整体。城市整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各种社会现象构成的区域社会共同体。城市社会学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系统构成和发展过程来组织其内容体系。这意味着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从横的方向看是系统的,需要探讨城市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从纵的方向来看是动态的,需要研究城市社会的发展与变迁②。城市是一个大的复合系统,它的内部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同时它又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因此认识城市必须把握城市内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城市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联系,这要求我们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城市。同时,城市系统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它本身是一个过程,这要求我们用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城市。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就是由纵横两方面构成的,从系统 的角度来看,城市社会结构包括区位结构、生态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等。从动态的角度看,城市社会学应研究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的起源与演变、城市化、城市社会问题等内容。乡村社会学是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从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角度分类,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①。它是从整体的角度,通过乡村居民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研究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这里的活动既包括经济活动,也包括日常活动和政治活动等内容。在乡村社会学中,农民被看作乡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乡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城市地理学是关于城市空间组织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城市(包括镇)的地域体系,以及城市内部的地域组织,具有明确的空间规划性。城市地理学侧重于城市区域的地理学研究,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②。具体地说,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即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和城市分类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和城市问题研究。
.....................
3.1 乡村城市化社会成本构成 ........................... 23
3.1.1 个人与家庭层面的社会成本.................... 23
4 贵安新区平寨社区实证研究.............................. 36
4.1 实证村落的选择 ................................... 36
4.2 研究村落环境概况 ................................. 37
5 乡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61
5.1 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适应就地城市化的历史转变 . 61
5.1.1 健全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61
5 乡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乡村城市化产生的失地农民,不同于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在乡村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生活失去来源,很容易造成不安定因素,付出很高的社会成本代价,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其自身身份转变。乡村城市化产生的失地农民,不同于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在乡村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生活失去来源,很容易造成不安定因素,付出很高的社会成本代价,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其自身身份转变。农民失去土地,不但失去的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一点土地的表面价值,而且还丧失了看不到的土地所蕴藏的价值。虽然土地在目前提供给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不算很高,但它稳定的供给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替代的①。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一是失去了最宝贵的家庭财富,失掉了靠土地联系在一起的集体资产所带来的利益;二是失掉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场所,失掉了依靠土地生存的低成本生活方式和低成本发展方式;三是失掉了最稳定的生活保障,失掉了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②。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其生存权、就业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而且平寨社区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补偿依然停留在对土地表面的价值补偿,并且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不规范,使失地农民对社区居委会和政府的不满越来越严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征地补偿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土地及征地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在宪法相关规定的指导下制定系统的征地补偿法,明确补偿标准,防止征地过程中的操作漏洞,避免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法律援助机制,将司法救济作为土地征用救济的重要手段,依法保护失地农民作为所有权主体的权益。在建立健全公平、合理、透明的法律法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审批制度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严禁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补偿费,严禁假借公益性用到的名义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搞开放;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调整土地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征用土地标准,切实改变现行土地征用,尤其是社会公益性用地补偿价格偏低的状况①;同时还要严格实行征地公告制度,让失地农民及时了解征地的范围、征地的目的、征地的批准机关和征地的补偿标准。其次,创新征地补偿方式。征地补偿方式既可以是货币补偿,也可以是实物补偿和其它方式的补偿②。货币补偿是土地征用过程中比较通行的做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土地补偿费用一次性或分次发放到失地农民手中失地农民在获得一定数量货币的时候,却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失去了长期的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这种安置方式虽然减少了政府在征地之后的工作负担,却给失地农民以后的生产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建议各地采取货币补偿与实务补偿相结合的办法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产权和发展权③。实物补偿中比较容易操作也是相对有效的方式是留地补偿,即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按城市规划提供给被征地农村社区经济组织一定数量的经营性用地,并由其建设经营,以经营收益作为涉农社区居民就业。留用土地面积的大小应以被征地的社区为单位,根据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区居民人数来确定。留用地的管理与使用权属社区,由社区负责开放、经营和管理,所在街道负责监管。留用地及地上建设的各类经营性房屋,不得擅自转让、抵押,只能以出租或自营方式使用,以获得长期而固定的收益,并用于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集体公益事业建设。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234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