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04 年以来,国家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聚焦“三农”问题,连续 12年在中央 1 号文件中就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把三农改革创新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三期叠加的经济背景下,国务院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政策,强调开发农业产业化、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开拓农业增收渠道、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和改革力度。在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做好法制建设工作,做到农村重大改革都要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我国农业现状为人均耕地少,人口数量多,一直以来农业生产活动都是以高投入高产出为主要生产模式,在特殊时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高投高产的发展模式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日渐稀缺的物质资源和不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价格等。在日益严峻的外部形势下,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模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将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新目标。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民治民生的大事,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加强农村金融改革力度、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和加强农业生产是一项重要任务。自2006 年 12 月以来,国家大力加强对农村经济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为农民、农村和农业提供高标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特批准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补充金融空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结构。
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由最初的 6 个省推广到31 个省市地区,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从组织形式上,村镇银是一级法人机构,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分支行;从功能和规模上,村镇银行定义为专门服务三农和小微的农村金融机构;从功能和意义上说,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机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风险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也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衡量现代金融机构核心竞争的重要指标。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结合呼兰县域经济特征,分析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对哈尔滨呼兰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使我们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法和理念,提升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的风险识别、评价、防范和控制的管理水平,完善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度和体系,最终对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对策和方法。
1.2.2 研究意义
研究对呼兰区域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和金融环境的改善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有利于开拓呼兰区域金融市场,促进呼兰区域金融环境工作开展;提升呼兰金融服务质量,推进呼兰区域经济建设,对完善呼兰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和新农村建设具有支持作用。研究通过改善和创新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农村金融机构降低风险和实现持续经营策略,提升对县域居民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意识,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帮助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地区经济建设,进而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2章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概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2.1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概况和现状
2.1.1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概况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是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响应国家号召,经银监会有关法律、法规批准,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一级法人金融机构。呼兰浦发村镇银行作为法人机构,具有独立的财产和民事权利,以法人财产单独承担民事责任,经营范围主要是存款、贷款和银监局批准的其他业务,经营对象主要是县域内的三农和小微企业。呼兰浦发村镇银行不仅支持农村金融政策,贯彻农业改革精神,促进呼兰经济建设,发扬奉献和服务精神,还有利于保障县域资金的循环利用,防止资金外流,造成农村金融资金缺口。
主发起行通过对呼兰的区域位置、产业状况、金融市场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政府政策等多方面条件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决定将村镇银行设立在呼兰利民开发区。呼兰处松花江沿岸,位于哈大齐交通枢纽,境内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区域经济。1958 年,呼兰县划归哈尔滨市;2004 年,呼兰撤县建区,成为哈尔滨八区之一。呼兰利民开发区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级示范园区,由省、市、区三级共建,开发区内集聚了医药、食品、教育等多种产业链条[28] ,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使呼兰区成为哈尔滨市八大区优秀金融生态区域。
为进一步贯彻和实施发展战略,呼兰区委区政府战略总体规划和部署要求坚持从松花江以北一体化发展,把优化城市空间部局与推动产业振兴和保障民生结合起来,保持呼兰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2015 年 9 月末,呼兰区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 113.42 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 12.07 亿元,减幅9.62%;各项存款余额 194.65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 16.76 亿元,增幅9.47%。2015 年三季度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 6.15 亿元,累计向 305 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5,147 万元,涵盖种植业、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粮食收购企业,商贸流通业以及加工业等。
自成立以来,呼兰浦发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政策和县域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取得快速发展,对呼兰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改善作用。但呼兰浦发村镇银行也存在比如金融产品单一、融资成本高、资产规模小、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随着城市金融市场的饱和,农村金融市场不断被重视,商业银行不断涌入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村镇银行自身缺陷日益突出,制约了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
........................
2.2 呼兰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一直是二元化发展,重视城市经济,忽视农村金融。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关于现代化农业金融市场改革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农业金融改革发展的措施,试图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改革措施大多是根据外部环境的转变改变金融内部结构,进行农村金融结构优化,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需求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差距日益加剧,城市金融市场只是将农村金融市场作为资金来源渠道,发展城市建设不反哺农村经济,导致农村经济和金融环境至少落后城市十年左右,抑制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种金融环境下,呼兰滞后的金融环境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资金缺失与资金外流同时发生,导致呼兰区域内金融机构融资难、农户贷款困难、资金流动性差等情况发生,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银行撤销呼兰农村的分支机构,精简从业人员,不愿在呼兰农村设立网点,即使以农村、农业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在呼兰农村的网点机构也屈指可数。呼兰金融机构网点大面积缩水导致资金大量涌入哈尔滨金融市场,造成呼兰农村经济建设缓慢。虽然邮政储蓄或者农村信用社在呼兰乡镇设有网点,但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农村信用社服务意识差,官僚作风重,体制建设不全,根本不能解决呼兰农村地区金融贷款的有效需求。
.....................
第 3 章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行风险识别 .................... 18
3.1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主要风险 .................. 18
3.1.1 信用风险 .................. 18
第 4 章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评估 ....................... 27
4.1 风险评估指标 ................. 27
4.1.1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27
第 5 章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
.. 315.1 风险管控目标 ..................... 31
5.1.1 针对农业管理目标................ 31
第5章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5.1 风险管控目标
5.1.1 针对农业管理目标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作为新兴农村金融机构,要做到“定”,定包括定位和定力两层含义,定位就是市场定位和客户定位,明确做什么业务、抓什么客户,这也是监管部门赋予村镇银行的职责,坚持定位不能偏离方向,既有社会责任的要求,又有风险管控的要求,还有自身实力的约束;定力就是坚定不移的把三农和小微作为发展方向,明确定位、心无旁骛、抵制诱惑和坚守底线,深刻吸取其他村镇银行偏离定位出现的风险教训。
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地处呼兰利民开发区,面对的客户比较分散,员工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需要下苦功夫,坚持“三勤”,即腿勤、嘴勤和眼勤,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村合作社,转变传统观念,深入基层市场挖掘客户,“苦”是村镇银行必须具备的本色和精神。
三年的发展,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支持了一批涉农和小微客户,在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今后的涉农风险管理上,以三农、创新、联动、本土化四个方向为原则开展服务,在服务三农的同时,针对呼兰农业制定风险管理办法,,防止出现经营风险问题,确保涉农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持续经营。
......................
结论
村镇银行作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县域内涉农和小微发展做出贡献。但衡量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标准是风险管理能力,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作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起设立的金融机构,分析其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之处如下:
(1)阐述了哈尔滨呼兰村镇银行的概况和发展现状与业务现状,对呼兰农村金融的需求、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进行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
(2)分析了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建立了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给出了风险管理的方法。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对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通过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对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选择,提出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的策略,包括风险控制的目标、方法、管理体系、风险应对的措施等。
根据哈尔滨呼兰浦发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由于本人个人能力和精力有限,论文中还有许多瑕疵和不足,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斧正。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39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