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德江县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以贵州省德江县部分中学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17-04-17 15:15


第二章 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促进思维技能发展的活动,包括逻辑思维、评价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等。真正的学习是在特定的情景中慢慢发生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自己的各种经验背景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各种情况下的指示应用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需要学习者针对具体情景的特殊性进行再创造。通过反思、合作、协商意义,学习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学习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并具有社会性和情景性[21]。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去实践,在做中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情景,在实验活动中学会思考、合作、协商和分享,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应用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起源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理论。他们一起提出了顿悟学说。其主要观点认为:首先,学习是有组织的构造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简单联系。其次,学习是顿悟的一个过程,不是通过不断尝试错误来实现新知识的构建。顿悟说着重的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必然组织作用,其认为这种组织表现为知觉经验中也有的组织结构的自然改组或者新结构产生的顿悟。

第三章 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实践.......8

3.1 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基本结构..........8
3.2 学习活动方案实施基础.....9
3.3 实验教学方法的课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0
第四章 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实践研究.......14
4.1 研究目标.....14
4.2 研究对象........14
4.3 研究方法............15
4.4 实验过程...........15
4.5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16
第五章 研究结论.....20
5.1 研究结论............20
5.2 存在的不足.....22
5.3 提出建议....22

第四章 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标

4.1.1 通过对朱家沟学校同年级两个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4.1.2 通过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影响实施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更愿意接受哪一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

4.2 研究对象

在实验中,选取成绩和人数差不多七年级 1 班和七年级 2 班,七年级1 班确定为实验班,分别编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则七年级 1 班为实验组,七年级 2 班为对照组。七年级 1 班 76 人,七年级 2 班 78 人。由于实验要遵循单一量原则,所以两个班的男女比例一样,教学活动由研究者执行,并且每节课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都要一样,教学进度也尽量保持一致。问卷的发放对象是七八年级的学生,问卷一共发放 483 份,收回有效问卷 483 份,回收率为 100%。访谈主要是自己先设计好需要访谈的的题目,然后随机抽选生物学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谈话。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被试班级的前测绩如下,,实验组班级人数76 人,平均成绩为 60.507,及格率为 50.90%,对照组班级人数 76,平均成绩为 70.403,及格率为 60.79%,这两个班级的成绩差异性不显著,可以用来作被试。

德江县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以贵州省德江县部分中学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1)从实验组班级和对照组班级的教学前后测来看,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显著,不同的知识点根据最恰当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是有利于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成绩的提高。不同的验教学方法和技巧对实验教学效果也是有区别的。(2)从问卷的调查和教师交流意见的结果来看,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都非常重视,认为生物学实验课是否成功与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是分不开的,只有每节实验课都让学生去体验过程,学生才会对生物学实验感兴趣,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实验过程,学生不容易记住相关的实验知识,反而会使学生反感上生物实验课。

5.2 存在的不足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第一 ,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够,部分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表现出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因此,无法对学校实验教学情况进行管理。学校的领导对生物实验缺乏正确认识,实验员不是相关教师。第二,实验与教学不同步,教师可能因为课时、材料、实验设备等因数的影响部分班级只能先学完知识再做实验验证。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第二,改进实验设施,加大实验教学设备的投入。第三创新评价手段,推进实验教学的开展。第四,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13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13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