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8:05

第一章 绪论

本文想要证明: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养成策略的研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也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新教学策略的探索、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入研究和深化实施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内容围绕“问题意识”这一关键词展开,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历史课程论、历史教学论等多种教育理论进行总结和研究,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切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入分析、论证“问题意识”的养成在初中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笔者还从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探索构建历史问题意识养成策略的具体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对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运用的方法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尽可能的寻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及有关的教学因素。本文在这几方面都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过于重视对历史知识的传授,不仅在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在意考试分数的高低和初三学生的升学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多偏重于应试性历史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讲解可发展性、有价值的和具有现实意识的历史知识,很少有意识地利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健全人格、公民教育的培养;为了达到灌输历史知识的目的,默写和考试变成了历史老师的“法宝”。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始终处于支配地位,而学生的角色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关系是授受关系。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曲解了教育的本质和宗旨,使本应该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造成了一些学生“喜欢学习历史知识,但不喜欢上历史课”,使历史课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①

2.2 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可能性

同时,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还要精心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去,不断拓宽学生探寻历史问题的新思路,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并利用所学习历史知识对问题加以解决、求证。比如在西安事变中,对于如何处置蒋介石这一重大问题,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杀了蒋介石,有的同学说把他送到德育处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时,历史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和辩论,从而让学生沉浸在历史学习中去。这种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还能增长自身知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19

3.1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调查...........19

3.2 对教师访谈的总结与分析...........22

3.3 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原因分析......24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策略...........29

4.1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29

4.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4

4.3 改善专制型师生关系............38

第五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验教学案例....41

5.1 实验目的及结果预测........41

5.2 实验对象及准备...........41

5.3 教学实验过程...............43


第五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验教学案例


5.1 实验目的及结果预测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利用 “未来教室”,这一先进的教学技术,创设特定的历史问题情境,养成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本上改变了以往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会提问或有问题不敢问的状况,也提高了考试成绩,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相当浓厚,同学之间的关系相比以前更加友好,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得到协调发展。

5.2 实验对象及准备

教学系统由内置电子白板功能的触控一体机、功放、音箱、无线麦克、拾音器、互联网和配套控制软件构成。使用内置电子白板功能的触控一体机代替原来的黑板教学,实现数字化教学,保护师生的健康,在每个学生座位上配置学习 Pad 一台,实现师生数字化、交互式课堂教学。教室装有多路高清摄像头。教师区含有两路摄像头,主要拍摄学生活动区域以及学生活动特写。在学生区域的后面的墙壁装有两路摄像头,主要是用来跟踪教师的活动以及负责整个教室的活动情况。另外还对教师上课中的触控投影机屏幕上内容做跟踪拍摄,能将老师上课的课件内容录制下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策略研究

.......


结语

新一轮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树立现代教学思想和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以学生为主、参与式、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要使学生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的学习方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全面发展,结合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在互动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逐渐产生质疑精神和养成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效果的目的。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问题意识养成策略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提出以下策略:学生方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的策略有:1.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提高问题生成质量;2. 主动改变学习方式,突显学生主体地位;3. 积极体验历史情境,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队合作意识。教师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的策略有:1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备足后劲;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大胆尝试;3.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改变观念。不仅如此,笔者还把 “未来教室”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作为平时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并尝试在“未来教室”这一环境中研究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养成的策略。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6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6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