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8:08

摘要


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在经济水平还较低,即“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的老龄社会。如何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甚至变社会压力为社会动力,是一个鱼待研究的社会问题。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与长宁县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在掌握了我国老年人健康情况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归纳总结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人口学因素、家庭与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因素与医疗因素四大类。
在对比了全国与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列举上述因素与老年人健康自评之间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总结出我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展开的研究分析,分析发现地域性差异并不影响我国整体老年人健康水平,也即老年人健康特征具有一致性,依据此研究结果为我国地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追踪调查,提供了支持的研究论据,也为我国地方展开老年人健康调查的研究方式拓展了思维,并为我国地方老年人健康调查展开的连续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补充论证。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人口老龄化  

ABSTRAC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is still in the lower economic level, that is, "not rich first old" situation to enter the aging society. How to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even to become social pressure for social dynamics, is a fish to be studied social problems. This study,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and Changning County elderly people's health status, in the grasp of the basic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elderly health under the premise,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mainly for the population factors, family and the way of life,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medical factor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was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and the multi factor analysi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 and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Study used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way, carried out on large amount of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analysis, the analysis found regional differences did not affect the level of health of the elderly in China's overall, that the h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with consistenc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for tracking survey of health status of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providing the support of research evidence, for our local launched the elderly health survey research way to expand the thinking, and for the local elderly health investigation of continu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arguments.
Key words: old people; health status; influencing factors; population aging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 引言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意义 6
1.3 论文框架 6
1.4 技术路线 8
1.5 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0
2. 1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 10
2.1.1关于老年人健康评价指标的研究 10
2.1.2关于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2. 2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14
2. 3本研究的价值 16
第三章 研究概述 17
3. 1核心概念界定 17
3. 2理论基础 18
3.2.1社会支持理论 18
3.2.2需求层次理论 18
3. 3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19
3.3.1文献研究法 20
3.3.2问卷调查法 20
3.3.3访谈法 20
3. 4样本情况 20
第四章 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 23
4. 1基于CLHLS全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23
4.2.1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 23
4.2.2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24
4.2.3老年人患病状况 25
4.2 长宁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26
4.2.1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 26
4.2.2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27
4.2.3老年人患病状况 27
4.2.4 长宁区老年人体检情况概述 28
4.3 比较分析 30
4.3.1 全国与长宁区老年人同年龄层比较分析 30
4.3.2 全国与长宁区老年人同性别比较分析 31
4.3.3 全国与长宁区老年人慢性病比较分析 32
4.3.4 全国与长宁区老年人不良习惯比较分析 33
第五章 基于CLHLS的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研究 34
5.1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的影响因素 34
5.2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的单因素分析 34
5.2.1人口学因素 34
5.2.2家庭与生活方式因素 37
5.2.3基本医疗条件因素 39
5.2.4社会经济因素 40
5.3长宁区老年人健康情况自评的多因素分析 41
5.3.1老年人健康情况自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公式 41
5.3.2老年人健康情况自评的多因素实证分析 41
第六章 长宁市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分析 43
6.1长宁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的影响因素验证 43
6.2长宁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的单因素验证分析 43
6.2.1人口学因素 43
6.2.2家庭与生活方式因素 45
6.2.3基本医疗服务因素 47
6.2.4社会经济因素 47
6.3长宁区老年人健康情况自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验证分析 48
6.4 基于实证研究的简易老年人生理健康量表设计 49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51
7. 1基本结论 51
7. 2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2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化问题已越来越不容忽视。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最显著是影响是减少劳动人口的比重,,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社会总产出水平会因为劳动要素投入增量的减少而停滞不前,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陷入困境。这是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问题的经济问题起点与落脚点,也是人口老龄化不得不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重要经济因素。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 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 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2. 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1. 91个百分点。人口学家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速度将不断加快,老龄人口的数量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城市人口老龄化以年均3.1%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高龄老年人口即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36% 在老龄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不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使老年人群能够享受健康、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这一直都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要点。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 1基本结论

基于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与长宁县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在掌握了我国老年人健康情况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归纳总结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人口学因素、家庭与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因素与医疗因素四大类。根据列举上述因素与老年人健康自评之间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总结出我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基本结论如下:
一是有配偶、锻炼和老有所医是有利因素。
婚姻,是社会发展的文化与制度的产物,究其属性来看,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性质。为保证人类的延续,婚姻具有显然的自然属性;同时,婚姻也是社会制度安排之一。有配偶的比没有配偶的健康自评更为积极,统计上也很显著。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婚姻状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老年人大多数还是比较注重日常的基本的身体锻炼,全国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老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通过锻炼,实现保持健康的目的。
研究发现,通过及时就诊、及时与基本的社区医疗都能够提高老年人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因此,完善的医疗保障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家庭养老不到位与机构养老缺位的条件下,势必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养老的重要路径条件。
二是高龄、低文化程度、生病不能及时诊治是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来说,低龄老年人比高龄老年人更倾向于积极的健康自评,这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经验事实与主观假设是一致的;但人口特征中的教育对老年人健康影响是明显的,但同时教育与收入水平的相关性,与社会支持理论中,老年人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保障与医疗资源相对应。因此,关注另一面,也即文化程度有限对老年人健康的约束效果明显。
同样,研究发现患病老人能够获得及时诊治成为决定老年人获取医疗资源的关键节点,换言之,老年人因病未能得到及时发现与救治,是加速恶化老年人健康条件的起点。
三是收入和医疗保障水平影响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的关键因素。
收入与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关系,正如文化水平、家庭生活与老年人健康自评之间的关系,都是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的约束与支持作用。即,收入水平越高,老年人健康所需的各种资源能够得到保障,反而相对弱化了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作用,而倾向于老年人自我条件的完善。根据社会支持理论,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属于医疗保障的一种,同样是花费越多的资源,理应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显然,收入与医疗花费本身就具有相关性,而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保障老有所医、病有所治的社会支持外生性条件,对于人均健康水平不断强化与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几乎成为人人关注的制度性因素,更关系到老年人经济支持与负担的关键。




本文编号:356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6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