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构成研究—以互联网—以互联网QQ文本为例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动机和权利,当然也包括不同类型的教师群体。高等职业教育已是中国教育半壁江山,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高素质的一线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的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培训、奖励、提升三方面,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休闲、积极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生境界、对生活的满意度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在于收获和享受教学过程中自我高度满意感,可以提升积极情绪、削弱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方面入手,寻找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存在状态。
那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幸福状况如何呢?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发现学术界对此关注不够,研究较少。目前学术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研究集中在如下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传统的教学理念、陈旧的教学模式、固化的教学方法仍占主流;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对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了解不多;对新技术缺乏适应性,专业知识比较狭窄;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自豪感。
另一部分学者如张惠等(2015)认为目前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研究缺乏对教师群体本真生命状态,如心理状况、需求等方面人本化关怀的研究;谭贡霞等(2015)认为学术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中对教师的要求研究较多,对教师这一核心要素内心关注研究较少。总之,目前学术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内在需求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客观、内因方面切入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及其构成。
一、文献综述
(一)教师幸福感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指伴随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和从业收益的认识、评价而产生的以积极体验为主导的较稳定的情感体验。包括工作动力、教师职业价值观、发展目标、社会关系、情感体验和人格特征若干要素。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的一种类别,与高等院校教师相比,对其教学技巧与实践知识的要求更高。关于教师幸福感,学者普遍认为可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直接提高教师幸福感水平。姜淑梅(2015)对教师幸福感测量的进展和趋势进行了研究,朱红等(2015)总结了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王国光(2013)对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问题进行了分析,王芳等(2015)对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因素进行了研究,王西亚(2015)研究了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笔者发现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构成方面还没有出现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因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的构成。
(二)教师体验
幸福是个体内心的主观体验。教师体验主要是指教师的工作体验和生活体验。工作体验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职业幸福感。一个缺少展示机会的教师必然缺少成就感,一个没有成就感的教师自然体验不到职业的幸福感。教师经过培训、奖励、提升等体验过程,才能真正产生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体验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与教育生活的幸福,最终实现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中了解教育教学与社会的关系、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爱和友谊是在个体的亲历体验中被理解的。根据积极情绪理论,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人的活动有正向作用,能驱使人们去克服困难。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兴趣、满足、愉悦和爱等,能够提升个体的知行能力,拓展诸如体力、智力、社会交往等个人发展资源,并帮助个体获得职业幸福感。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高等职业院校教师
本文选取笔者QQ好友为研究对象,原因如下:首先,笔者与QQ群中的好友都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彼此是同行好沟通;其次,这些QQ好友发表感言情感真实、生动;第三,QQ文本都是其自发、自觉、自愿的教学感受和体验,选其为质性研究资料,无诱导之嫌。
(二)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由美国社会学家格拉泽和斯特劳斯(Glaser&Strauss)所创。扎根理论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研究历程中衍生理论,这种方法分为三个环节: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编码过程(开放性编码—轴向式编码—选择性编码),理论生成与检验。
(三)资料来源——QQ空间文本资料
笔者通过大量阅读QQ好友日志,选取合适文本。选择依据:(1)QQ是教师交流沟通工具;(2)在QQ上与好友互动良好;(3)QQ文字内容完整,表达充分;(4)QQ人口统计特征符合本研究的覆盖面。据此,经过文本搜集、阅读和比较分析,筛选出35位QQ人群进行研究,这35位QQ人群的全部文本已经能够满足扎根理论研究要求的细节翔实、内容覆盖广泛的条件。其中男性14人,女性21人,年龄覆盖30至60岁,主要是陕西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三、分析过程
(一)开放性编码
本次研究共提取89个概念和32个范畴,这32个初步范畴分别是:领导支持、受到学生的尊重、业务奖、荣誉奖、物质奖励、国内培训、国外培训、祝福、职称提升、职务提升、快乐、兴奋、满意、希望、充实、放假、犒劳自己、信念、自信、平常心、坚持、自豪感、亲情、友情、被别人理解、忙中偷闲、丰富生活、身体健康、感悟生活、过去生活、现在生活、未来生活。
(二)主轴编码
本文共挖掘出以下8个主范畴,由2类体验和8个状态构成:专业体验(培训、奖励、提升)与生活体验(休闲、积极情绪、人际关系改善、消极情绪减少、提升人生境界),主范畴与对应范畴。
(三)结构识别
经过结构识别,本文梳理出的核心范畴是“寻找和体验职业教育幸福感”,并由此建立起基于扎根理论的职业教育幸福感构成模型图。
(四)故事线
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的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培训、奖励、提升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实践技能、学历职称(教授级别教师职称已经没有太多压力)、论文(著)发表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通过自修、从事科研、参加学术活动等职后培训可以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高科研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能力,优化知识结构等。
通过这些培训,减少了压力,提高了幸福感。激励和提升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工作时有热情、有活力、精力充沛、快乐、有兴趣、有决心。而一位教师能有热情、活力、有兴趣地开展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可以产生幸福感。
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的主观因素体现在休闲、积极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生境界、对生活的满意度等方面。主要是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心灵深处去引领高职教师找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做好高职教育工作。寒暑假的休闲能让教师感到舒适和放松;高职实践教学因经常和企业合作,在企业环境中进行,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场地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振奋、满意、快乐等积极情绪能让其产生幸福感;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表现在亲情、友情上,与同事相处愉快,工作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支持、鼓励、肯定、认可与帮助,配合自己完成工作,以上这些在工作中的良好人际关系同样能给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带来幸福感。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所有人民教师被要求拥有崇高的人生境界,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行为规范,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无私地为学生奉献,本身就是很幸福很感人的。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过去生活中的满意度会影响现在的生活状况,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会影响未来的生活状况,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该让现在的生活满意度更高,让未来的自己更幸福。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虽然教师幸福感的具体内容和体验程度各有不同,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通过教学体现自己的“育人之能”(是学生成人的引导者,是学生成才的促进者,是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以及“育己之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消除职业倦怠,培养创新意识,更新教学模式,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双师素质)是所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共同愿望。本文借助扎根理论,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互联网大量QQ文本的解析,探讨并归纳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构成模型,研究结论如下。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收获和享受教学过程中自我高度满意感、提升积极情绪、削弱不良情绪,寻找“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存在状态”。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可以通过享受闲适存在状态(传统节假日、寒暑假、旅游散心)弱化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情绪,通过读书扩大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见识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这些方式和途径都可以增强个人主观幸福感。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也可以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际遇历练自己,感悟生命和生活,从而提升个人生活境界,增强个人主观幸福感。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由工作体验和生活体验构成。工作体验主要表现在培训、奖励、提升等方面;生活体验主要有休闲、积极情绪、人际关系、人生境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工作体验可通过学校创造条件、完善制度予以保证;生活体验则通过教师不断学习、领悟、提升自己去实现。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56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