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

发布时间:2017-05-16 06:3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互联网+"背景下,平台成为大量全球领先企业和新创企业争相采用的商业模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对平台企业的批评亦甚器尘上(垄断和抑制创新等),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爱之弥深"与"恨之亦切"并存景象。争议背后反映出对平台企业属性认识的缺乏,台企业是什么及其与传统企业有何差异?经典企业理论的核心解释机制在平台情境下是否仍然适用及如何拓展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要机遇。

1.1.1现实背景

平台是一种在技术、产品和交易系统中具有基石作用的建构区块。在这一区块内,通过界面联系,本处于不同市场和领域的主体可以分工合作。互联网平台企业是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搭建基础区块促进双边用户的交易和创新活动或提升其效率的组织。平台企业的重要性日趋增强,这从"平台"一词的百度指数可以得到侧面印证。图1.1表明从2011年以来"平台"一词搜索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在2015年以后,这与中国政府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十分吻合;图1.2"平台"一词的热度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几乎对应,表明大众对"平台"一词的关注是与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平台企业正在成为"互联网+"背景下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具体而言: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

.........................


1.2研究问题

(1)从企业性质看,平台企业是什么及为什么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重要平台作为一个大伞概念,学界使用十分泛化(如物理平台、未来讨论的基础平台、政党平台和进出口平台等),本文所界定的平台企业是平台基础架构的提供商和运营商(且与互联网行业密切相关)。产业实践中对平台企业褒贬不一,原因在于对平台企业创造何种价值存在明显分歧。质疑者大多认为平台只是一个"去中介化"的组织,传统企业重新"分蛋糕",并不创造新增价值;褒扬者则认为平台基础架构的变革,催生大量围绕基础架构展开的知识创新和业态涌现。这一实践争论需要理论上的澄清。现有理论中对于平台的研究分布于新产品开发、双边市场和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见第2章文献综述),平台的认识和关注点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从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出发,台企业有何属性特征、其关键战略决策是什么以及战略决策(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为什么重要。

(2)从企业竞争战略看,平台企业如何进行边界选择?平台企业竞争的邑有研究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述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单边和跨边),平台企业如何基于合理的定价策略,迅速吸引用户加入平台。定价对于平台发展园然重要,从战略角度看,定价只是策略选择的一个方面。定价背后的战略本质是要操控平台的网络效应,对于这一战略能动性的发挥,价格策略的使用正在成为重要方面。从平台竞争来看,要把握平台的特质,即提供连接多边主体的基础架构而非直接提供服务。由于跨边网络效应的存在,有需方(供方)用户,方(需方)用户亦不愿意进入。为应对负反馈导致的"冷启动"问题,现实中平台企业在选择业务边界(自制还是购买)问题上差异很大,且尚未有明确的分析结论。平台企业边界选择成为影响平台企业之间竞争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需要跳出产业组织经济学对平台定价分析的传统框架,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研究出发,立足平台企业如何进行边界选择的现实问题,明晰平台企业边界选择的内在机制。

........................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平台研究现状与趋势

理论界对平台理论研究由来已久。牛津英语词典中平台—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主要意涵是"支撑个体和事物活动的凸出平面,通常采用化较松散的结构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此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均对平台开展了大量研究,相关文献汗牛充栋,对于"平台研究涵盖哪些领域、研究现状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等问题,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本部分首先将对国外平台研究文献做系统的计量分析,再结合国内文献的梳理,对平台研究做全景式呈现过程中发现理论研究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2.1.1文献计量方法选择

(1)方法选择。管理研究中开展文献综述的方法正在经历从定性描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转变,以文献计量为基础开展的文献分析越来越多的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献计量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全景呈现研究主题的发文现状、研究领域或流派以及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遵照文献计量的一般规则,选取SSCI索引期刊中经济、管理和商业;三个领域的所有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系统呈现研究领域的宽度和深度,以发现研究的不足和未来趋势。

(2)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一般涵盖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三个部分。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采取BibExcel开展分析,BibExcel开可以自由选取出某一字节(作者、国家、机构等)开展单独或组合分析,十分便捷。引义和共词分析本文采用国内外研究中日趋盛行的Citespace分析软件,Citespace由陈超美教授开发并进行持续更新,得软件的使用性能比较稳定。Citespace具有多重参数调整功能,能够自动聚类,成图亦较为美观。陈超美教授与国内大连理工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相关团队开展了大量方法工具书的出版,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文献计量的数据分析涵盖互个方面,其中描述性统计是识别发表论文的个体持征,引文分析则是要挖掘出研究的理论渊源,共词分析在于发现研究的热点问题。

........................


2.2企业边界謹论综述与平台企业边界研究

企业理论由科斯创立,由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等人的发展,形成交易成本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企业边界是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两大视角:一是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企业边界,将企业视为交易主体,关注不确定性、有限理性和投机行为下的企业一体化决策问题;二是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企业边界,注重企业的生产和创新方面,关注资源和能力对于企业一体化决策的影响。下文将对此发展脉络做系统回顾,并探索平台企业边界研究与企业边界理论的结合。

2.2.1理论缘起:科斯《企业的性质》

(1)企业違论乃至整个新制度经济学基本达成共识,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是整个理论提出和发展的基石。从研究发展的脉络可以体现出理论的渊源关系。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到:"我们是将研究置于科斯和奈特所提供的逻辑关系中加以讨论的";交易成本理论的集大成者威廉姆森指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的开放性探索和阿罗近期对资源配畳的讨论";张五常先生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发表已近半个世纪,影响正与日俱增"。因此,基于企业理论的后续研究均需对科斯经典文章做详细回顾,了解其问题提出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以明晰理论发展的脉络,为研究夯实基础。

...........................


3平台企业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望:建构式案例研究..............51

3.1研究设计...............51

3.1.1方法选择...............51

4平台企业边界选择的量化分析:FSQCA方法...............79

4.1研究假设.............79

5平台企业开放度治理的量化分析:FSQCA方法.............103

5.1研究假设............103


6平台企业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的演化分析;纵向案例研究


6.1理论基础与命题提出

基于生命周期的平台战略决策分析,其重要基础是要确定平台生命周期框架,而这一框架又是由平台网络效应所决定的。因此,本研究首要是对网络效应及其特征研究予以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平台生命周期阶段特征与平台战略决策(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演化背后可能的解释机制。

6.1.1网给效应与平台企业生命周期

网络效应决定了平台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阶段特征。在平台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平台内供方用户和需方用户的数量均较少,形成的负反馈导致平台企业很难突破"冷启动"困境。在此阶段,平台企业将通过采取歧视定价、选择性补贴、业务自制和高开放度治理等多样化策略,不断为平台引入新用户。随着供需双边用户的增长,当用户规模达到临界点规模以上,供需双方将进入正反馈周期,需方用户增加带来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增加,吸引更《需方用户,方用户的增加亦会吸引更多供方用户的加入。

.......................


7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1.1平台企业具有交易和创新二重属性

对研究对象属性的认识,决定了后续研究的切入视角。平台企业并不是一个完全新生的事物,,从早期的新产品开发平台到电子商务平台,学术界已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早期新产品开发平台研究是在业务层面的考虑,并不涉及到整个企业层面的战略问题;二是电子商务平台研究仅仅将平台视为交易对接的市场,只是具有双边特征,平台并不参与深层的价值创造。这两个问题决定了己有理论研究无法解釋平台作为新型商业模式对传统产业和企业所进行的改造。海尔的微创平台和阿里由电商向其它领域的拓展,无不体现出平台模式的生产和创新功能。平台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横式,而是一种组织形式,而且可能将成为21世纪占据主流地位的组织形式。

如前所言,已有对平台企业的认识或停留在业务层面,或局限于交易属性。本文研究通过合理的案例选择和窠例间比较,现平台企业的现实类型中存在偏交易和偏创新的不同类型。如阿里电商和钱报有礼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所表现出的属性更偏向"交易",平台只是供需双方产品和服务交易的场所,平台并不参与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而以阿里百川和小米手机为代表的平台,则体现出"创新属性",台多边主体间围绕创业孵化和新产品开发,协同推进创新的涌现。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9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69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2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