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捕蝶人”——台湾旅美作家刘大任小说主题研究
第一章乌托邦的幻灭
第一节"红色台湾"的构建
刘大任的"乌托邦王国"从他在夏威夷吃下那批左翼文献开始,就在慢慢地形成之中,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理想形态日益明显。《浮游群落》是刘大任1976年左右被调差到肯尼亚时就开始构思的一部小说,真正成书时发表于香港《走十年代月刊》已是1981年,此时距离"保钓"结束已是好几年的时光,这种时间上的距离感,使得小说更能客观地反映20世纪60年代台湾知识分子的真实状态,其中塑造的林盛隆和胡浩等左冀知识分子都一定程度上带有刘大任自己的影子,他们的最终失败也一定程度上暗示着这种"红色梦想"失败的必然。
一、迷惘的"浮游群"
20世纪60年代的"夜台北有一股说不出的荒凉,一股说不出的压力,弥漫在灯火氛氛凄迷处",《浮游群落》中的胡浩、林盛隆、陶柱国等知识分子就像是生存在夜台北这股凄凉中的"夜行动物",他们如同"包裹着一层无形无色的薄膜,像一头望得见外面却看不见透明欺骗的苍蛹,开始郁闷,开始不安,开始盲目地冲闯,开始无意义地挣扎,终于无可奈何……"。60年代的台湾,充满了太多的灰暗,这些人,也做着不同的人生选择,要么逃避、要么挣扎、要么迷茫。
陶柱国是典型的逃避者。对于陶柱国来说,甩有的生活重心就是何燕青,这看似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实质上是一种盲目的行为。从退伍后,陶柱国的精神就变得愈加傭懒、愈加昏沉,何燕青只是他用来填补自己空虚生活的一种调节剂,目的是用爱情来转移对真实生活的注意力,从而在烦闷中寻得一丝快意。
....................
第二节"左翼神话"的消亡
一、“保钓运动”的变质
1970年前后的台湾,经济上依赖资本主义体制的美国逐渐兴起,政治上威权体制盛行,白色恐怖弥漫于整个台湾社会,人心惶惶。此时的美国,尚处于战后扩张的阶段,需要引进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为其知识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给台湾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意味着台湾学生的输出,一方面也是潜在的政治不满分子的输出"。而这些外出的"不满分子","保钓运动"爆发后,很多都成为了这场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如张系国、郭松袭、刘大任等等。
在思想上可归类为"保钓自由派"或者是"保钓右派"的留学生、"保钓分子"张系国,其创作的"保钓运动"为经纬的长篇小说《昨日之怒》于1977年10月13日起在《中国时报》上连载,这部小说彰盈了以葛日新为代表的海外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些学生从醉也于哲学研究到关注社会现实和民族命运的性格转变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昨日之怒》一方面高扬了爱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同时也给读者渣染了一种凄凉的历史悲剧色彩,为内斗而失败的"保钓运动"给人一种失落感。《远方有风雷》的创作距事件发生己有近40年的时间距离,它同样抒写了台湾留学生参与"保钓运动"的过程,但是与《昨日之怒》不同的是,它还呈现出了被一贯称为"失败"的这场运动背后更为"慷慨"的意义,而且由于时间距离撇去了悲凉的气氛,这部小说中对于事件的叙述显得更为客观。
......................
第二章家/国认同的焦虑
第一节漂鸟族的家/国寻觅
"对于我这种生在大陆长在台北而今长期居留海外的漂鸟族而言,无论上大陆、去台湾,都应该其是回乡或回家。算起来,独留异乡为异客的生涯,晨间上已经快超过海峡两岸度过的岁月总和。
这是刘大任于1985年返回台北近一月后写下的杂感,他在文中将自己比作"漂鸟族",这样的比喻对于一个长居海外的作家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所谓"漂鸟"者,居无定所,处处为家,处处又非家。中国大陆算是刘大任的老家,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但缘于战争,鄱阳湖畔如今只能成为他永远的回忆。中国台湾是刘大任成长的地方,但出于压抑的社会氛围,在1960年代成为了出走的一代。美国是刘大任生活得最久的地方,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不同的习俗也让他一定程度上产生不适之感。正因为刘大任个人真实的、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得他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同类"漂鸟族"身上,书写着这群漂泊人心理状态。这些漂泊的人士,在全新的美国,心中却怀揣着对原乡难以理清的牵挂,正因为这些复杂情绪的驱使,刘大任为代表的作家们感性形式反省和解构台湾社会的崇洋之风,书写各自在政治和文化认同上的复杂情怀,传达海外华人边缘人之生存困境和心灵漂泊的痛苦郁的自我放逐与寻根意识,塑造了流浪的中国人的艺术群象"。
.....................
第二节世代承续的认同焦虑
一、思归的遗老
至20世纪60年代,1949年前后迂居台湾的一代遗老己经在台湾生活了很多年,但是对于台湾这片±地仍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种"水土不服"没有因为时间而逐渐缓和,反而表现得愈加严重。由于戒严令的实施,台湾与大陆曾一度断绝了一切的往来,有的只是军事上的对時,毋庸置疑,这些来台的"外省人"只能陷入有"家"不能回的境地。
"我们中国人,早在公元一五九六年,便培养出鹤顶红这个优秀的品种。我小时候在北平公园里见过一缸,绝无仅有的一紅,后来听说给住在故宫里的逊清呈帝花钱骗了去。此后便形同绝迹。现在市场上卖的鹤顶纪,书页上印的,其实只是齐多鳃红。虽然也是一个优秀的变种,我亲眼见过的,怎么能比!”
《蛹》中的莫老,是旅美一代遗老的代表,在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之后,当所有的凡事褪去,,他生存的空间能安放所有的东西,但无处安放的是他一颗思归的心,望着飞翔的大王蝶,他一直在自言自语,因为他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回到出生的故土。莫老曾经的风雨岁月成了下一辈进行采访的热点,但是没有人明白的是他历经风雨的精神意义,所以小说中的妻子才会连续性地对"我"写好的稿子持否定态度。莫老的晚年生活看似很平静,但是平静生活下藏着的是一颗不安静的躁动的心,一颗在回忆以往澎湃年代的心,一颗在寻找自己安身立命之所的心。莫老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是很成功的,工作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但莫老本身却在这种成功中觉得孤独,觉得自己不如一只自在飞翔的大王蝶。对于莫老来说,现在生活的这片美国止地似乎完全是没有意义的,是真正属于他的土地在哪里,开始迷茫了,能抬头羡慕空中自由来去的大王蝶。小说最后大王蝶与莫老的合影,投射出了一位在外游子对于故止的相思之情。
........................
第三章“存在”的价值追问.............39
第一节知识分子的“散形”危机.............40
第二节“自我”的重构.................44
结论..............51
第三章“存在”的价值追问
第一节知识分子的“散形”危机
一、时空迷障
综观刘大任的小说,在时间与历史之中游走,是众多小说中主人公形象的鲜明特征,作家自身也在时空游走中迷失了方向。青年时期的刘大任是知识分子挑战父权主义的代表,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中年时期的刘大任却让人觉得颇为意外,竟写出了一篇篇悼念亡父的动情之作,叙述文字中流露出的追忆与怀念之情着实令读者为之动容。正如王德威所言,刘大任是60年代的反抗政父的青年,在多年之后写出《晚风习习》的思父之作。这篇小说里,刘大任现身说法,追述半生过程中与父亲种种关系的消长,真情流露,敛放有致。刘大任不为尊者讳,但也不夸张父亲的优缺点。从这篇小说中,读者或能惊觉父亲果真不是牌位,他的七情六欲、成长衰顽一样客观可亲"。从挑战父权到为父哀伤,一方面是人伦之情,另一方面也是作家在历史的进程中身思想矛盾的体现。作家自身是如此,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更是如此。
《晚风习习》中的父亲,曾经历过空袭、逃过难、也奋力救亡图存过,这些父辈们发誓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现代国家。但是这些美好的理想抱负最终付之流水,时代令人气丧,反攻大陆"的梦想遥遥无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乡己经成为了故乡。在小说的最后,父亲最终病逝于台湾,葬身于他下半辈子生活的地方——台北。父亲在临死前回过一次家乡,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当离开大陆的前一个晚上,父亲竟然甚是怀念台北的家及台北的家人,家"的定义在这里得到颠覆,父亲一直梦想回去的故乡开始多了重迷雾。父亲的这辈子可说是相当不得志的,叙述者向读者呈现的这些不得志更多是时代的因素,当然父亲的性格问题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但是对性格的叙述更多是想表达叙述者与父亲的叠合部分,通过父亲的性格进一步来审视自己,审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变化。
.........................
结论
刘大任,是台湾旅美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小说集历史感与思想性于一体,获得了南方朔、冈崎郁子和王德威等学者的高度评价。刘大任的作品虽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单篇文本的解读研究不断涌现,在台湾也有几篇关于刘大任的综合性研究论文。但是,刘大任在大陆的受关注面是比较狭窄的,大部分是将其参与"钓运"的经历和文本进行联系来解读,或是从其作品窥视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知识分子面貌,系统性的研究不够充分。本文以刘大任小说的思想主题为出发点,以散文和其他作品为辅,对他的小说进行相对比较细致的探究,梳理出支撑刘大任小说的三大思想主题,呈现出他文字背后的深层思考。
首先,作为一位曾经的"保钓斗士",刘大任积极地投入到运动之中,并且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其中支撑他的是对左翼的信仰,渴望建立一个"红色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对于台湾社会性质的判断愈加正确,刘大任明白"红色信仰"只是一种乌托邦神话,完全不符合台湾的社会现实。生活在台湾的60年代知识分子,他们为了变革台湾社会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因为不符合现实而失败。亲身经历过"保钓运动"的变质,亲眼见到"文革"过后的场景,大任的乌托邦理想最终走向消亡。因此,打破神话成了刘大任文学创作的思想主题之一。
其次,伯为一位海外游子,这种将殊的身份和经历,使得刘大任将目光注视于和他同类的中国人,尤其是这些生于大陆、长于台湾、游学美国的知识分子。在刘大任的笔下,因为战乱留在台湾的大陆人,因为不满台湾社会黑暗的现实而出走的青年,以及在美国出生的ABC,都面临着认同上的焦虑。这种身份的游移带给他们很多的困惑,虽然心中对故土还存在很多的牵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事变迁,以往熟悉的变得陌生,现有的又不存在归属感。在这种焦虑的状态中,他们不断尝试着调试的方式,世世代代延续下来。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0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7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