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手机社区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06 14:37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社交方式成为了一个被不断提及和探讨的话题,仅仅从移动社交应用——手机应用方面来说,手机应用软件从上世纪 90 年代诞生至今,出现的时间仅 20 多年,而真正开始发展是在 2007 年,以第三方手机应用软件的出现,至今也仅有 7 年的历史。现在的移动通信设备推出的众多社交应用,不仅实现了人们跨地区、跨时差地与外界沟通的愿望,而且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开展即时通讯、办公、游戏等各方面的需求。这不仅是移动通信设备技术功能发展的结果,也是手机等移动设备相关应用软件不断蓬勃发展的结果。

面对着社交产品多元化的今天,用户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社交应用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凸显。例如,从社交应用发展至今,腾讯一直处于社交市场格局的佼佼者,在 2013 年移动社交应用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微信的疯狂增长,米聊、飞信的没落,紧接着人人网的没落,以及易信和来往的诞生和发展等。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可以发现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及时对自身产品进行优化升级,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同时,另一方面来说,产品自身对目标人群和市场定位的不准确,导致商业运营定位的错误,更加促使了产品在手机社交应用市场的消亡。

但与此同时,基于大学校园文化而兴起的社交应用开始蓬勃发展,依附于大学校园的文化特性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比如课程格子、超级课程表、饿了么、美团外卖等等,在大学校园市场中占有了独特的市场份额。

为了更深层次地挖掘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社交价值,本文从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的界面优化角度出发,从理论上,本文运用定位理论、用户体验、市场营销学等相关方面的理论,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数据调研基础,对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在界面优化和市场推广投放方面进行市场分析和实践研究,探讨男女性别的差异对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界面优化的影响;从现实意义来说,本文以探索实践的方式,在还未形成相关系统、权威理论研究成果的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领域进行相关课题探索,希望能为大学生提供一款功能性强的手机社交应用的同时,也为现阶段欲开拓大学生校园市场的商家提供一个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界面优化的可行性方案。

.................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手机社交应用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对手机社交网络的研究相对于国内更早,文献也相对丰富些。起源于美国社交网络的社交应用,在国外的社交应用理论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多年专注于社交网络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的柏一德教授,和以他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共同界定了 SNS 的概念,为社交应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SNS 的起源、历史和研究现状》清晰的描述了社交网络的发展过程,说明了这一社交网络形态从萌芽到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对不同学者的研究进行区别、归类。

Joshua Porter 的《筑巢引凤:高粘度社会化网站设计秘诀》主要围绕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站期间的心理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如何让界面设计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心理;克拉姆利《社交网站界面设计》以社交网站中的界面设计研究为主,探讨如何让社交网站的界面设计更符合人机工程学,用户的使用感受更佳。

2.国内手机社交应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自国内手机社交应用开始呈现快速发展之势时,在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开始注重从设计领域对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和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进行探讨,同时也涌现出一些移动社交网络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在 CNKI 中国知网上输入检索词“移动社交应用”和“界面设计”,可以从中看到移动社交应用在国内的发展态势。在 2012 年之前,国内学者对于移动社交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2000 年到 2005 年共 52 篇,2006 年到 2010 年 71 篇,2011 年 44 篇,2012 年仅 70 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在 2013 年就有 188 篇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2013 年移动社交应用在国内的发展也已经得到普及,2014 年相关的研究文献达到了 237 篇。

从总体上可以看到,国内移动社交的发展相对较晚,萌芽阶段大致在 2000 年到 2005 年,以文字为主要的内容载体,社交应用通过和运营服务商合作,无需下载客户端就可以使用,并且向用户提供收取费用的服务;2006 年到 2010 年是国内手机移动社交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相关研究文献开始增加,同时,手机移动社交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内容载体,社交应用免费,但用户需要下载客户端才可使用,这也是国内手机社交应用的雏形。在这一阶段,国内的校内网开始迅速占领了大学校园市场,但在当时还没有推出相关的移动客户端社交应用;2011 年是移动互联网在国内引爆空前发展的一年,自 2011 年至今,正是手机移动社交的普及阶段,在大学校园尤为明显,这也为各种手机社交应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这一阶段的手机移动社交呈现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等为主要内容载体,新型移动社交兴起,手机社交应用开始疯狂发展,手机社交应用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主要入口之一,影响力远超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

...........


二、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现状分析及相关概念界定


本节主要对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以及界面优化领域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针对当下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把传统社交方式与当今大学生社交方式相对比,找到新型社交方式的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概念界定

1.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概念界定

大学生社交网是面向大学生用户群体,以高校人群的社交服务为起点,为学生提供通讯录、邮件、博客、聚会等服务的网站。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社交应用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正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社交方式,它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特点,结合手机这一媒介的特性,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用户群体,为其提供相应的社交服务,如通讯、分享、共享资讯的移动应用,即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

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针对的主要用户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他们相对于社会群体而言,具有大学生用户群体的共性,并且由于处在 18 岁至 25 岁的年龄段,大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较为突显。因此,现阶段市面上以大学生用户群体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手机社交应用的发展与设定均围绕这一群体共性进行开发设计和市场推广。

2.界面优化

界面优化的概念在目前还没有出现相对权威的概念界定,在手机移动社交应用领域,对于用户界面、界面设计概念的界定更为普遍并得到广泛认可。

用户界面,UI,是英文 User Interface 的简称,即用户在使用移动社交应用时软件呈现出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以及软件界面的美感。面对手机移动社交应用的快速发展,用户界面的规范化、美观化、操作舒适度方面变得尤为重要,尤其在针对大学生用户群体的移动社交应用,就需进行更加符合用户群体特点的用户界面。

界面设计,即是 UI 设计,它是使用户界面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用户群体审美需求、操作逻辑更加简单自由的整体设计。良好的界面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度,彰显应用本身独特的个性和品味,是人与物相互作用的媒介。

...........


(二)传统社交方式的特点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的催化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大,传统的社交方式在一些特定场合变为移动社交。然而,在移动社交发展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传统社交方式仍然具有它不可忽视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是传统社交方式最典型的特点。它有别于移动社交的虚拟交流方式,在线下实现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不需借助网络等媒介便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传统社交方式更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由于移动社交方式必须借助于移动媒介才能产生,而传统的社交方式相对更加简单,容易实现。

其次,传统社交方式更加真实。面对面的线下社交方式,为传统社交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直观、真实地面对对方,避免了虚拟社交方式带来的不安全感,以及虚拟的人际圈带来的信任危机。

再次,传统社交方式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交的必要方式。人与人之间要实现真正的沟通、交流,有必要在线下实现,这是移动社交所取代不了的。同时,维持良好的传统社交方式,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友好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帮助。

以上是笔者对于传统社交方式特点的分析,不可否认的是移动社交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之处。笔者鉴于对传统社交方式存在的特点,试图分析移动社交与传统社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为接下去对移动社交应用的界面优化提供优化方向和注意事项。

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手机社区应用研究

.............


三、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界面优化分析 .................. 12

(一)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用户体验分析 ............... 12

(二)男女大学生对手机社交应用需求差异 ............. 13

四、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界面优化实践——番迷 ............... 16

(一)番迷的用户研究与设计思路 ................ 16

五、番迷的市场分析和推广方案 ................. 22


五、番迷的市场分析和推广方案


(一) 番迷的市场前景

1.番迷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来说,手机社交应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发展空间,各种节庆日子的祝福,平时生活中亲朋好友的情感交流,尤其对远距离的人来说,手机社交应用提供了虽“远在天边”,但“近在咫尺”的交流。

番迷的设定在目前的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正如前文笔者对大学生用户群体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市场空隙。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用户对于手机社交应用的欢迎程度。虽然番迷的界面设计和功能操作还存在不够完善之处,但是以笔者发布在网络上的宣传海报的反响中,可以看到番迷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2.番迷在市场推广应避免的误区

(1)功能误区:背离用户喜好所导致的差异化,将不被大学生用户认可,只有迎合大学生用户的喜好,,应用的推广使用工作才容易展开;过于复杂,大学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若感受到了复杂的操作反馈,必定会对该应用退避三舍;过于分散,番迷若想达到多种功能兼具,身兼数职的效果,必定会使大学生用户混乱,感受不到产品明确的功能定位,分散对产品的关注度。因此,番迷在功能上应先专注于自身产品的优化,切勿过早对应用进行一刀切式的发展。

(2)技术误区:忽视新技术时代的挑战,将会给产品乃至研发公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它们的出现很可能使产品原有的差异化优势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如果番迷现在所具有的性别差异化登陆界面受到大学生用户群体的欢迎,那么番迷的研发公司应秉持这一特色。

.............


六、总结

手机社交应用的出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很多的手机社交应用一时间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之后又销声匿迹。在漫长的手机社交应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从中也能看到速食性的社会环境下,手机社交应用之间的竞争之激烈,一款手机社交应用要永久的留住用户是不可能的,但是让用户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使用习惯还是有可能实现。

本论文基于性别差异,对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出更有利于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界面优化的方案。根据对大学生用户对手机社交应用的需求和要求的研究分析,发现在大学生用户群体中,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确实能影响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的界面优化设计。全文通过对移动社交网络衍生出的手机社交应用的发展简述,新型社交应用和传统社交方式的特点分析,围绕大学生用户研究,大学生男女用户对手机社交应用界面的需求和认知影响的分析,进行了相关的小结。针对自己的研究小结进行基于性别差异的手机社交应用界面优化的设想实践,并进行应用的实践开发。在完成产品的开发上线阶段后,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推广海报配合进行番迷这款产品的市场推广,以期验证性别差异的手机社交应用在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针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分析番迷的界面优化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突出在进行产品开发、界面优化前,对用户体验、情感化设计应予以高度重视。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笔者针对目前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研究,发现在手机社交应用的研究方面,尤其在大学生的手机社交应用方面,具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二、从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需求、界面三个层次进行研究,探讨了性别差异对大学生社交应用界面所形成的认知差异和需求差异,试图找出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的界面优化空间,并尝试构思、开发了一款基于性别差异化的大学生用户群体的手机社交应用。

三、根据前文的研究分析,进行界面优化实践,验证前期的理论研究。笔者将大学生手机社交应用的界面优化定位在男女用户差异化的使用界面上,并针对界面优化方案进行产品开发和相关海报的设计,对设定的番迷进行市场推广宣传,观察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42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