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
第一章? 中国早期电影类型与商业电影传统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杂耍场上用以赚钱的工具,它作为艺术的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它通过发行放映进入流通渠道,换取观众的参与、观赏,实现商品交换,得以回收资金,并扩大再生产。所以,商业性是电影与生俱来的本体属性。“就中国早期电影史的事实情形而言,所有得以完成的影片创作,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商业渠道中进行的。”中国早期拍摄于萌芽阶段的电影,大多数都可称之为商业电影。
一、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萌芽与市场形成
电影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诞生不久就被介绍到了中国。1905 年,曾学过照相技术的实业家任庆泰,主持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其后又拍摄了一系列取材于京剧武打片断的影片,在北京的影戏园放映,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些影片记录了当时最受推崇的娱乐艺术京剧,表明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始,就非常注重其内在的娱乐价值;并且其中的演员都是当时的京剧名角,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众明星。因此,“《定军山》等影片的问世,实质上在无意间开了中国电影‘明星制’先河,标志着中国电影娱乐化、商业化的起源。”
1896 年 8 月 10 日,上海徐园第一次放映了西方的电影,当时人们称之为“西洋影戏”,或“活动画片”。多为法、美等国舶来的庸俗无聊,滑稽可笑的短片。此后,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茶馆、戏园、酒楼、园林等场所陆续放映,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使人养成一种“新嗜好”。从而使外国人在中国大赚其钱,白银大量流向海外。这种情况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警觉,并激发了国人自拍影片的激情和欲望。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就是其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特别是晚清那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年代,电影甚至被看作是不祥之物而被禁止,自然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重现。当时的民族资本家多注重实业,对电影这种“杂耍”是不屑一顾的。而拍摄电影是以高额投资为前提的,没有钱,没有设备、技术,是很难为之的,因而普通商人也只能望而却步。可是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却敢为天下先,他凭借多年经营照相馆的经验,又以善拍“戏曲照片”或“戏装照”的特长,并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基础,从而萌生了尝试拍摄“活动照片”的想法。他认为电影就是“活动照相”,无非是使静止的照片活动起来。于是在这种电影观念下,他利用简陋的设备,首先从减少投入,节约开支入手,让自己最好的照相师负责摄影,免去了编导等专业人员,只聘请了当时著名的京剧艺术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为主演。不用布景道具,只在庭院里挂上一块白色的幕布作为背景,请谭鑫培在前面进行表演;不用灯光照明,采用日光下拍摄……如此因陋就简,大大减少了前期投入。几乎是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创拍了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创了中国人自己拍摄影片的先河。
.............
二、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题材样式与市场选择
长故事片创作尝试的成功,使人们认识到了电影的商品价值,巨大的商业利益,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众多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电影市场空前活跃,大量影片问世。早期中国电影人,努力挖掘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和富于娱乐价值的现实生活,找到了深受市场欢迎的文化资源。
这个时期,电影人从对电影的认识理解,电影的创作主张,题材的开拓,到各种电影类型样式的尝试,以及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运用等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不断地有新的收获和成就。影片质量明显提高,呈现出最初的繁荣景象。其突出的标志,就是商业电影的各种题材样式开始出现。
首先,以明星公司 1923 年拍摄的《孤儿救祖记》为先导的社会问题片轰动了影坛。这部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社会问题片,在质量上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独具匠心。影片围绕一场争夺财产继承权的家庭纠纷展开情节,极力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体现了惩恶扬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道德观念,并提出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样重要的思想主题。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上,首次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紧紧围绕主人公命运展开情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最后蒙冤被逐,含辛茹苦抚养遗孤的儿媳,与被骗上当,险遭迫害的公公,两条线索汇合,将情节推向高潮,最终以大团圆结局。这种创作构思和表现方法是电影化的,又具有民族化特征,成为后来中国商业电影一种典型普遍的叙事模式。影片一上映,使看惯了外国影片的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人们争相观看,上座率剧增,引起轰动效应,好评如云,公司获利颇丰。继之,明星公司又拍摄了《苦儿弱女》、《好哥哥》、《小朋友》、《一个小工人》、《玉梨魂》、《上海一妇人》、《可怜的闺女》、《盲孤女》、《小情人》、《最后之良心》等十多部不同题材的社会问题片,形成该公司的品牌效应。
此外,长城画片公司、大中华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等,也在产品观念影响下,拍摄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片。如《弃妇》、《摘星之女》、《人心》、《一串珍珠》、《伪君子》、《倡门之子》、《小厂主》、《难为了妹妹》等。这些影片的共同特征是,充分发挥电影的叙事功能,运用电影语言,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感人肺腑的故事,吸引观众。在取悦观众的同时,提出社会问题,揭示富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主题。如财产继承问题、教育问题、妇女命运问题、家庭道德问题、社会时政问题等。体现了电影的商业目的和教化功能的有机统一。正如张石川所说,是“营业主义加一点良心”的创作主张的体现。
.................
第二章 中国新时期商业电影与电影市场化改革
商业电影的文化商品属性,决定其必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制度和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商业电影从此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新中国电影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电影经营管理模式,由国家直接向制片厂下达拍摄计划和指标,摄制的影片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完全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运作的,从而在体制上彻底清除了商业模式存在的土壤。电影制片厂是国家事业单位,整个电影体制是行政化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事业,向来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被称为“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并在革命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创作出了电影史上不计其数的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电影作品,形成了我国电影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这种传统在党的领导下,从左翼电影运动开始,到新中国电影的各个时期,从未间断。可以说影响深远,成就辉煌。而商业电影由于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从 1949 至 1978 年间,则基本上绝迹于中国大陆。因而,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的中国电影在体制、观念和创作上基本是非商业化的。
一、电影体制的改革与商业电影观念的复苏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的社会变革,从思想意识到社会实践,都有一个不断地适应转化的过程,因而其改革的进程是逐步深入的。电影体制的改革也是这样。
(一)电影体制改革及电影市场化转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面对经济形式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电影体制也开始酝酿着深刻的变革。电影领导部门从调整电影制片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入手,逐步地将电影由国营文化事业单位,转化为国营文化企业部门。从为政治服务,到为市场服务,电影的性质和运作机制都开始发生变化。但是,20 世纪 80年代前期,电影的整个制片制度,从创作到发行,以及经营管理还没有质的变化。
到了 80 年代后期,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录放像机、影碟机,以及卡拉 OK等多种娱乐方式的兴起,无情地夺去了电影观众。电影院的上座率迅速下降,电影生产很难收回成本。全国各制片厂不断陷于经济困境,进退维谷。电影界因而发出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呼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应运而生,中国电影自身的产业化转型势在必行。从此,电影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首先,“打破计划模式,引入竞争机制”。电影体制的改革是从 1993 年 1月 5 日,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被称为电影业的“三号文件”)开始的。文件指出:“检验电影市场发育如何,要看社会、经济两个效益”,这就打破了过去长期以来电影是意识形态,电影必须为政治服务的单一社会标准,而将电影的经济效益提到日程上来,成为衡量电影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电影体制改革开始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文件还对原有的电影发行体制进行了改革,规定制片单位可以不通过中影公司直接向发行单位销售电影拷贝,电影的票价也交由地方政府决定,可以上下浮动。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影片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统一发行的计划管理模式和行政垄断地位。而将发行体制和价格机制推向了市场,形成了初步的竞争格局。使各制片部门恢复了自拍影片的自主发行权和竞争主动权,让制片业直接面对市场,自由竞争,强化市场调节,从而调动了其创作与发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二、新时期商业电影创作热潮与类型分析
新时期商业电影的复兴,其突出标志就是各种娱乐性的商业类型电影创作热潮的兴起。事实上,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伴随“伤痕电影”、“反思电影”、“改革电影”等现实主义电影的崛起,娱乐电影就以“多样化”的姿态悄然出现了,并逐渐形成潜在的商业电影潮流。如 1979 年的《神圣的使命》、《405谋杀案》,1980 年的《红牡丹》、《黄英姑》、《白莲花》和《神秘的大佛》等,都深受观众欢迎。到 1983 年娱乐片逐渐形成高潮。1987 年的娱乐片研讨会后,又再度出现娱乐片创作高潮。而且一些著名导演也纷纷加入娱乐片创作,如李少白、周晓文、田壮壮等。娱乐片创作阵容更加强大,声势非凡。因为经过十年动乱,极左路线的禁锢,人们饱受精神压抑和痛苦。如今,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春风融化了人们心中的冰雪,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人们摆脱了精神枷锁,在抚平伤痕,告别痛苦的同时,更需要快乐,需要放松,需要释放心中的情怀,畅想美好的未来。一句话,观众需要娱乐性的商业电影。观众的这种需要和欲求,是商业电影复兴的真正动力。因而,娱乐性的商业电影的复兴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从 1979-1999 年,20 年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类型电影创作热潮,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一)武打功夫片热潮
武打功夫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娱乐性商业电影,其传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武侠片。1905 年,我国自拍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已初具武打功夫片的雏型。其中表现三国名将老黄忠的“请缨”、“舞刀”、“交锋”几场戏,不都是京剧武打片断的真实记录吗!到 1927 年出现的以《王氏四侠》为代表的武侠片,以及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更把武侠片推上了高峰。它满足了观众惩恶扬善,“英雄崇拜”的心理需求,因而颇受欢迎,如第一章所述。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类商业电影在大陆基本绝迹。时过 30 余年,这类影片再现银幕,自然使观众耳目一新。
...........
第三章 新世纪商业大片与电影市场体系建设 ........... 45
一、商业大片的崛起与生成语境 .............. 45
(一)商业大片的概念与模式 ...........45
第四章 中国商业电影的观众本体与市场化生存 .......... 83
一、既了解受众 又适应受众 ..... 83
第五章 中国商业电影的全球化策略与市场化运作 .......... 95
第五章? 中国商业电影的全球化策略与市场化运作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中国电影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中国电影既要以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同时又要瞄准国际市场,“这使得中国电影在不同的市场和观众期待面前呈现出文化策略的多样化。”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所谓全球化语境,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好莱坞电影的关系。在中国,商业电影所受到的最为深远的影响来自于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是中国电影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主要对象。
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互融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丰富深厚。是中国商业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中国商业电影要走出国门,被其他国家的观众所接受,不能仅仅表达本土文化,还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找到中外文化的共通之处,构建民族性与普世性价值互融的文化时空,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电影就曾经走出国门,主要输出地区是亚非拉美各国。其中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万水千山》、《红色娘子军》、《董存瑞》、《白毛女》、《上甘岭》等。2005 年,一位越南朋友在北京举办的“纪念中国电影 100 周年国际论坛”上说:“1955 年—1965 年,在越南成百万观众的记忆里,永远忘不了中国的《钢铁战士》、《董存瑞》、《英雄虎胆》、《聂耳》等影片中那些追求革命理想、顽强战斗、勤劳勇敢的人物。”一位日本朋友在论坛上回忆说:当年在日本“上映的影片有《赵一曼》、《桥》、《六号门》、《八女投江》、《白毛女》、《青春之歌》、《梁祝》、《聂耳》等。日本观众对这些影片的评价是:中国影片没有黄色,没有暴力,革命性强烈,它鼓舞了中国观众的革命斗志,也鼓舞了当时日本观众的革命斗志。”这些影片均属于红色经典,并不具备商业价值。其所以深受国外观众的欢迎和厚爱,关键在于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经历和命运,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因而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说明这些影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一定的普世性,从而产生了广泛的精神号召力和强大的思想影响力。这正是一个国家文化力强大的体现。
..........
结语:问题与展望
中国商业电影从诞生之日起,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中途虽然中断了近30 年,但自新时期复兴以来,尽管道路曲折坎坷,商业电影的浪潮依然汹涌澎湃,滚滚向前。到 2012 年,我国故事片生产达 745 部,产量增长率达 34%。各类影片总产量达 893 部,与世界两个最大的生产国美国和印度不相上下。这一年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达 170.7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0.18%,比十年前的 2002年年度票房增加 18.5 倍,平均每年增长率达 33.9%(而全球的平均增长率不到8%)。我国内地电影市场超过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2 年内地全年新增银幕数达 3822 块,增长率为 41%。全国银幕总数达 13118块,比十年前增加 7.1 倍。全年新增加 646 家电影院,全国 2K 数字银幕超过1.2 万块,3D 银幕数超过 8565 块。中国的银幕总数和数字银幕总数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国。全国各地影院数字化放映覆盖率达 99%,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影大国的建设。这期间,中国商业电影不仅没有被好莱坞吞没,而且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包括欧美主流电影市场,个别商业大片水平可与好莱坞相媲美。改革开放仅仅 30 余年,中国商业电影为何会有如此惊人的业绩?今后如何发展?这是我们仍将继续思考的问题。
回顾商业电影的历史,不难发现商业电影有着不同于艺术电影的形式特征和创作规律,只有研究这些规律,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以便投资、制作与发行等各个环节形成相对稳定的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商业电影的商业回报和重复性生产。以往那些将艺术上平庸、制作上粗糙的影片算作商业片,商业片成为不好的艺术影片代名词的现象将不再重演。
商业电影作为文化商品,需要以满足消费者(观众)需要为宗旨,把创作出真正符合目标受众群体所喜闻乐见并有利于受众的影片放在首要位置,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为影片的营销发行奠定基础。进而考虑观众观影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票价、时间、精力等)能否带给观众满意的视听享受,能否为观众创造便利的观影条件和方式,并注重与观众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满足消费者(观众)需求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并促进商业电影的不断提高、持续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4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