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08 08:19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是国家的根基所在。当前我国共有 2861 个县级市,县域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之一,具有广阔的地域空间和生态优势。①县域是现代农业发展主基地,并且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全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 10%下降到 7%-8%,为继续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需在县域经济大做文章。为此国家相继出台各种法规政策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三农”发展问题的作用。民营经济是经济的新增长极,是兼具活力与创新力的经济形式之一。新经济时代中,民营经济从创新、文化、生态上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追求不断进步与优化发展。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扩张到各行各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去半壁江山。2014 四川省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约为 8.5%,而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约为9.5%,部分省市如攀枝花其民营经济增长速度高达 18.8%,因此民营经济已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从就业、百姓富裕、经济活力三方面概括出民营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是“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四川省为增加县域发展活力,从 2007-2014 年成立 78 个扩权强县试点单位。在启功第三批试点县时,省政府再次在经济权限等方面放权 40 项。由此可知在 2014年全省实现试点县数量和权利的双扩容。虽然纵向而言全省县域 GDP 增长迅速,但是横向与江苏、浙江等省比较而言却相差甚远。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提出“县域经济要发展,民营经济是关键”。对于四川省而言,增长迅速的民营经济可以活跃县域经济,为县域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方向。例如,新津县通过“民营立县”的战略成功实现了“民营富县”,也证实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综上所述,四川发挥“民营富县”的作用,通过民营经济推动县域整体的发展与完善,呈现该市场的潜在实力,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已是大势所趋。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县域基础相对薄弱,只能借助民营经济来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民营经济一把双刃剑,在为县域经济带来发展前景与机遇,也相应会带来问题与挑战。因此,通过研究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内涵,总结出二者的互动关系;综合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最后通过学习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启示,提出相对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指导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1.2.2 研究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研究,在总体上把握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找出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通过国外发达地区经验启示,为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
……….


第 2 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划分与行政管理的单元之一。我国的县域经济的研究已有 40 余年历程,研究初期多称为县级经济。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县域经济的内涵开始扩展。而到了党的十六大,党和国家明确提出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县域经济。至此县域经济的研究全面铺开。国内学者从多方面对县域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县(市)地域范围内的经济。从地域大小来看:它是县、镇、农村的经济;从产业类型来看:它包含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三次产业的经济;从经济类型来看:它既包含公有制经济,又有非公有制经济;从市场主体来看,它有政府的经济,也有老百姓的经济。刘国斌(2009)通过评析各位学者们对县域经济内涵的理解,总结归纳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行政区划的特定的地理空间内的区域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边缘性,政策性,有限性。既是说县域经济的本质是在县行政区划下、有限资源条件下、在政策主导下的边缘区域经济。①目前较为普遍看法中县域经济概念是在县级的地理范围,受县级政府调控,面向市场,以市场调配资源,兼具本地特色和各地共性的区域经济。通过总结各位学者们对于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发现其共同点是:地域空间而言都是以县级行政单位划分,且都是区域经济的分支,具有多种经济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综合性经济,是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性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经济。本文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范围,以城市为核心,城乡并重,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四化发展为目标,集三次产业为一体,结合特色资源优势,走小而全的产业发展路线的区域性经济。
……….


2.2 理论基础
梯度推进理论,原型是弗农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讲经济发展分为:初级产业为主导的低梯度区和优势产业集中的高梯度区。迈达尔认为:极化效应会使得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使得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根据这一原理,处在高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不断创新,保证企业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应争取外援,着重于优势性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高梯度地区产业。实现有地梯度区一步步迈向高梯度区的过程。①四川省 135 个县、市的县域经济实力相差很大,县域 GDP 最高值是最小值的100 多倍。并且四川省地理的特殊性,有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各地资源以及环境相差甚大,正好可以通过梯度理论,差别性发展,最后都迈向高梯度产业。但是对于天府新区而言则是适宜于反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认为地区发展不应该分高低梯度,完全可以通过去招商引资,一步登上高梯度。天府新区是国家级的示范新区,具有很多相当多的优势,一经成立,就吸引很多高新产业的进驻。
……….


第 3 章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18
3.1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18
3.1.1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强.......18
3.1.2 县域投资与消费稳步增长.........18
3.1.3 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19
3.2 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20
3.3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24
3.3.1 民营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24
3.3.2 民营经济加速县域两化互动,夯实强县富县底部基础 .........25
第 4 章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28
4.1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28
4.2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第 5 章 国外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35
5.1 国外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35
5.2 国外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对四川省的启示 ....42


第 6 章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公平对待民营企业,适当干预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为提升其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四川省各地区必须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给与公平对待。部分地区传统理念的根深蒂固,“重国营,轻民营”理念逐渐转变,但是民营企业之间的区别对待开始凸显。已经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是县域“疯抢”对象,给与各种优待。相反对于小微企业,县域地区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县域经济发展,的确需要依靠大型民营企业的“领军羊”作用来发展或构建商圈。但也只有形成产业群才能纵向、横向全方面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辐射作用吸引小微企业,反过来小微企业群也可以吸引大中型企业的加入,所以县域政府也应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行业不分贵贱,应一视同仁。我国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的侧重也是各有不同,有的侧重高新行业(昆山),有的侧重小商品经济(义乌),有的侧重农业(寿光)。因此只有结合本身资源优势,才能探求最优发展方向。而四川省大部分地区认为“无工不富,无工不强”,,重视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而对于其他从事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政府给予的重视度则不够。四川省的大型园区也是以工业为主。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完全,四川省应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以各种关注与资金扶持。民营企业可以为县域发展提供各类型各层次产业支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要素市场并奠定相关基础。公平对待各类型、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保障其机会平等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护伞。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


结论


“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民营富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发达国家(英国、日本、韩国)民营企业发展成功经验,展开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全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四川省县域 GDP 逐年上升,县域综合实力增强,但是其人均 GDP,人均消费额等都低于全省平均值。而民营经济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也能加速县域两化互动,夯实强县富县底部基础。因此,四川省民营经济能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二,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得出四川省在民营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民营经济的布局不合理,加剧县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民营企业规模小,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慢;民营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限制县域市场扩大;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应变能力弱。第三,基于英国、日本、韩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四川省结合本省省情,提出应从政府扶持、金融支持、人才培育,创业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来实现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42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