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以宿迁 S 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17 16:39

第一章 绪论

高中的众多学科中只有地理学科兼具文科辐散、理科辐合思维的双重性质,地理独特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地理教学既不能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那样强调独立而严谨的逻辑训练,也不能像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那样强调多元而综合的理解能力,地理教学的灵活性体现在需要从二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学科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进相应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三本必修教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呈模块分布,综合性较强,难易程度适中,便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再者,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的高考压力小于语数外等科目,课堂氛围相对宽松,适宜开展课堂合作学习。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合作学习研究者相比,日本佐藤学的合作学习研究别具一格。他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变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合作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习权,将教师作发展为学习专家,是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最终实现学校教育乃至教育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佐藤学的合作学习观以其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的特点为世界各地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也为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为合作学习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

罗杰斯(Carl Ranson Rogres,1969)编写、弗莱伯格(H. Jerome Freiberg,1994)修订的第 3 版《自由学习》详细论证了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他主张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地学习个人意义的知识,从而促进个体的完整发展和自我实现。[1]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维持和增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潜能。罗杰斯认为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中感觉到心理威胁很小时,就会以形成智力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自发学习,这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而这个前提是有一个让学生感到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感到“内在的、主观的、存在的自由”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展开自由的学习。

2.2 地理合作学习的基本观点

笔者将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形式、以探究学习为目的教学范式称为“三位一体”新课堂。地理合作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要素之间的融合关系可用图 2-1 表示,三者互为基础、彼此促进。

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以宿迁 S 中学为例


第三章 高中地理合作学习问题的调查........... 21

3.1 调查方法设计 ............ 21
3.2 问题归纳 ......................... 24
第四章 地理合作学习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35
4.1 教学观念的分析与对策 .......................... 35
4.2 合作形式的分析与对策 ............ 36
4.3 生生合作的分析与对策 ............... 38
4.4 师生合作的分析与对策 ............. 41
第五章 结语.................. 45
5.1 研究结论 .............. 45
5.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45

第四章 地理合作学习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4.1 教学观念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变革的态度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任教时间长的教师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虽有一定弊端,但是在教学效率上有优势,提高学生成绩有保障,因而在教学上倾向于维持现状;第二种是新教师较为积极主动的追求地理课堂教学变革,但是苦于没有一致认可的教学范式可以借鉴,效果不理想。各类考评、考试中对分数的严格要求,使得教师不得不谨慎甚至保守地对待课堂教学,这促使教师对待变革课堂教学的态度不坚定,造成了课堂教学变革的滞缓,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理念上缺乏坚定的教学变革意识,传统教学范式依然盛行于课堂。传统教学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范式,地理教师需要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寻求最优的教学方法。“三位一体”课堂融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展开学习。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学习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之间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从内容到方法的相互交流,体会彼此认知建构过程的异同,促进知识理解,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果。

4.2 合作形式的分析与对策

第一,合作学习注重小组建设,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 4-6 名学生组成,小组成员各自的学习习惯、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会彼此影响,教师引导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重点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小组建设为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学习团体。第二,合作学习小组注重学生之间多元互动,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成员独特、多样、自主的思考基础上以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究、学习。尊重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第三,合作学习注重师生对话,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通过与学生对话分析学生的知识理解,并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平等对待每个合作小组,给予小组相同的发言、点评、表扬等机会。第四,合作学习小组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群策群力、互赖互学,提高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认同,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合作互动,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进步。
......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本文对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 集中探讨了地理合作学习的基本观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方面的结论:(1)在梳理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提出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基本观点,即树立变革地理课堂教学的意识、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营造宽松的地理课堂秩序、探索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开发地理课程资源。(2)通过对宿迁 S 中学 10 名地理教师与 2 个班级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发现在教学观念、合作形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合作载体等五个方面存在传统教学范式根深蒂固、地理合作学习有形无神、学生“同质化”制约多元对话、师生之间缺乏深度互动、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

5.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进行为期 2 个月的教学实践调查,努力收集一手资料,力求从不同角度论证问题,以提高研究的信效度。诚然,在整理访谈资料的时候难以避免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选择,影响访谈内容的客观性;课堂观察法善于收集课堂行为的具体、局部的信息,难以收集不可视的、整体性的课堂行为,这会导致本研究的信效度存在一定偏差。在理论架构方面,本研究选择自由学习理论作为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之一,意在强调开展地理合作学习需要宽松的教学秩序、充分的自主学习和灵活的交流互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策略建构。然而,学生的自由学习与课堂的教学秩序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这让教师难以把握合作学习的秩序,,本文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探究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54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554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