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浅析日常税收征管中的风险

发布时间:2017-05-01 18:14

  本文关键词:税收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税收日常管理工作是基层税务机关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也是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前沿阵地。因此,,做好和预防税收日常管理中的各类风险,是当前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税收日常征管中风险点解析

  税收日常征管工作主要涉及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检查、税务注销等环节,在这些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税收执法风险。

(一)自由裁量风险。一是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的审批事项,不进行调查、不进行资格认定、不予以批准,对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造成损害,导致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被延误或未能享受优惠政策。如对新办社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的资格认定管理、对民政福利企业税收优惠的资格认定管理、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税收优惠的认定管理等。二是对落实税收政策不及时,造成政策滞后,不到位的风险隐患。如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的落实、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及减免税政策的落实等。三是对重要的税收环节违反法定审批程序,审批环节不全,导致国家税款不能及时足额入库或税款流失的风险隐患。如对纳税人税种的认定、定额核定等涉税事项。四是对未按规定报送审批的各类涉税事项或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审批工作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超范围、超权限进行审批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如对纳税人申请延期缴纳税款的调查和审批、企业所得税退税申请等。

(二)合法性风险。一是对辖区内纳税人的不熟悉,产生漏征漏管户,税收征管有薄弱环节。如长期不予办理税务登记。二是对税收征管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进行限改和纠正,导致税收流失。如对纳税人有税不申报或少申报、零申报等问题未及时催报和纠正。三是税收日常检查程序不规范、不严格而导致的风险。如该告知的事项未告知,该制作的文书未制作,该送达的未送达,执法程序颠倒、引用法律依据错误、法律文书不规范,导致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四是对政策解释不准确、不完整,造成税款流失或使纳税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如税务人员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解释和理解有偏差,造成纳税人少缴税款或受到税务机关处罚的。

   (三)手续完备性风险。一是对纳税人手续完备、资料齐全的,未能及时予以办结,产生不良后果的。如税务登记的变更、注销、发票的领用、缴销管理、普通发票的代开等。二是对一些具体实施办法和相关制度出现的不科学、不严谨,缺乏约束力的制度和规定,未能及时进行反馈、纠正或未提出有关补充、修改和完善的建议等。如对纳税人定额明显过低而未进行纠正或反馈的,造成纳税人偷税行为发生的。三是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缴纳税款、逃避追缴税款、骗取出口退税、抗税等其他税收违法行为而未及时进行纠正、阻止、反映或以纳税人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调整账目等行为。

  二、税收日常征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风险。税务人员责任心强不强的问题,是导致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在日常的税收管理中,一些税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对一些风险点认识不到位,存在执法随意性,明知有风险,却置若罔闻;一些税务人员缺乏事业心、责任心,不思进取,无所用心,马虎行事;还有一些税务人员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不掌握、不了解,履行职责不到位而存在的风险点。

  (二)因业务水平不高而导致风险。在日常的税收管理工作中,一些税务人员因年龄、自身素质的原因,加之,学习意识不强,税收业务不精,政策把握不准而造成执法风险。有的对有关税收政策、法规理解、宣传不到位,日常纳税辅导不细致而为税收执法埋下了风险隐患。有些税务人员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对自己的税收知识、税收政策和会计知识不进行更新,看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风险点,应对风险有效措施不多,应对能力不强而造成的风险。

  (三)因政策不完善而导致风险。主要表现在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上。作为调控国家宏观经济杠杆,税收政策随经济发展变化而调整,一些税务机关在制定税收规范文件中为实现一些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不惜违反国家税收政策而保护地方利益的现象;个别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濒临法律边缘,造成一些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条款的规定上与原政策有一定的差距,难免偏重理性,存在政策纰漏和执法漏洞,无形中增加了税收人员的执法风险。

  (四)因为税不廉而导致风险。为税不廉、以税谋私也是导致税收日常执法风险的原因之一。由于一些税务人员缺乏廉政意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对存在的风险点不愿管或不敢管,致使风险不能得到有效制止而导致执法风险。

  (五)因管理粗放而导致风险。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尤其是精细化管理是防止税收风险的主要手段。目前税收管理方式实行划片分段,责任到人,模式还属于粗放式管理,排查风险调查比较肤浅,不能对执法的风险做到处处详细明了,不能将执法风险降低到最低点,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分析风险点,导致税收执法税法刚性被弱化,给税收执法带来潜在危险。

三、预防税收日常征管风险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强化风险意识。税收人员素质的高低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首要因素。税务机关要抓好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抓好税收政策、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的业务培训,鼓励税务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勤政廉政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提示、提醒、警示、训诫活动,建立有效的廉政风险机制,克服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和麻痹心理,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有效地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严守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爱岗敬业,严谨求实,避免作为不当或不作为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内控管理,强化信息支撑。一是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要健全科学的内控机制体系,保证防控意识“内化于心”,防控措施“固化于制”,防控机制“外化于形”;采取部门排查、岗位排查、流程排查等方式,加强对税收日常执法风险点的排查。二是强化税收风险管理。要把定额核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减免退税审批、发票管理等作为风险重点进行管理,及时有效地防范执法风险。三是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对涉税信息采集、录入、应用、分析,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纳税人申报信息;建立数据监控长效机制和风险分析机制,定期对疑点数据通报,拓宽数据查询、筛选功能,提高数据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纳税服务,强化风险管理。要建立健全征纳沟通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法宣传、辅导、教育、培训和纳税咨询活动,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严格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建立涉税规范性文件听证制度,从制度上防控税收执法风险;健全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发布与同步解读机制,为纳税人提供规范、权威的问题解答,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理解税收政策规定。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行政审批工作。优化征管流程,简化办税环节,精简表证单书,提高办税效率,推行涉税事项受理、审核、审批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加大网上办税力度,积极推行涉税事项网上办理、网上购票等功能。优化纳税服务资源,塔建涵盖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在内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平台,有效防控执法风险。

  (四)加强重点防范,强化监督制约。一是积极探索税源管理的有效途径,分重点、分行业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合理整合人力资源,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制定岗位防范风险办法,用制度规范税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岗责定位和流程设置,作到业务分离、岗责分设、权力制约,降低执法风险。二是要强化对纳税人的基础管理,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资金运行状况、申报纳税及欠税情况、发票领购、使用情况要心中有数。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定期开展内部执法风险防范评估分析工作;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举报箱,聘请廉政监督员等公众参与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公众的参与度,确保税收执法日臻完善。

张天雁)

 


  本文关键词:税收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339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4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