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桥之美》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7-11-14 08:14

  本文关键词:桥之美


  更多相关文章: 《桥之美》说课稿_雨中百合_雨中百合_新浪博客 雨中百合 吴冠中 桥之美 宋体 中国石拱桥 说明顺序 杂谈



教学课时的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促进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本课的教学方法可采用:
1、 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优美形象富有诗意,很适合十几岁的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兴趣,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含义,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美,为全方位的品评鉴赏奠定基础。
2、 点拨引导法。在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要求下,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只是点拨引导。这样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使他们由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由从书本中学习向生活中学习。
3、 美点寻综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进入文章情境中去欣赏文中的美点,和作者产生共鸣,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其独特的美。
六、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适应这一原则,本课的学法可采用朗读、跳读、默读、精读、联读等读书法,以及欣赏法、交流法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解释桥,那么在画家眼里,桥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让我们跟随吴冠中先生一起,对“桥之美”进行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与探寻吧!
  (直入课题,会比图片展示更具简洁性,闲言少叙,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语境中)
  (二)朗读课文,感知形象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思考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用“这是一篇写……的课文”句式说话
  (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众说纷纭的课文感受也考察了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相对浅显的语言表达训练)
  (三)跳读课文,提取信息
  1、再读课文,并划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2、思考:(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
  (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语言信息最丰富的学习内容,我设想让学生注意勾画圈点,学做批注,大胆积极思考,进行个性化的表述,要求他们学习中切实体现合作意识)
  4、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教师点拨指导:可先概括各段的内容要点,内容相近的段合成部分,把全文划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每部分大意,依次衔接,就形成了文章的思路,得出了文章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1) 同桌之间合作、交流
  (2) 师生互动交流
  (这一环节是本课应突破的难点,重视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并让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四)可视阅读,学习语言
  多媒体显示形态各异,背景不同、多姿多彩的桥,让学生比较鉴赏,认识“桥之美
  (这一环节回扣课文,形象直观的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并且让他们直接学用了文章的美学原则如变化和谐等去品评鉴赏,而不仅仅止步于欣赏)
  (五)精读课文,体味语言
  1、多媒体显示一组句子,要求学生体味其情味
  如“茅盾故乡……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令画家销魂”等
  2、自己寻找一些充满诗意,语意蕴含丰富的语例,品读赏析,可用“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可以用词,修辞,表达手法,句式特点等多方面入手)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积累,畅谈审美体验)
  (六)美文联读,鼓励创新
  联读《中国石拱桥》,比较两文的异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或制作表格具体对比
  (教师提示: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比较评析)
  (这一环节设计是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规范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的区别联系,全面认识“说明文”这一文体,深入认识文章写作特点)
  (七)课外扩读,拓展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桥”的诗词文字,或者了解桥的名称由来,有关桥的故事传说等认识立体全面的“桥”,发掘全方位多角度的“桥之美”(可以当堂展示一些教师准备的诗文资料)
  2、以“写”为主的拓展延伸,用书中所学的美学原则,,如对比、变化、和谐等欣赏、品评一幅山水画,学用第四段文字表述
  (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连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八)板书设计:
  桥之美
  顺序:总——分——总
  语言:描写说明
  (板书设计原则力求简洁,全面,概括)



本文编号:1184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1184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