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忠:余光中仙逝,乡愁归何处?
本文关键词:余光中的乡愁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2月14日《法制晚报》报道:据台媒东森新闻报道,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寿90。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过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余光中仙逝,乡愁归何处?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乡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乡愁,有一万个中国人,就有一万种乡愁。诗人情怀,家国之思,非处余光中的角度,无以更深刻的理解,就如同他在另一首《乡愁》之诗中所表述的一样,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对历史的中国,对故国的怀思,无不透露出我们大陆人所没有的一种刻骨之思,花落流红一般的无奈与向往。余光中之所以对于整个中国人华夏民族来说是一个乡愁的标签,正在于这种独特的视角,而不是其他。余光中之所以独步中国人当下的诗坛,其独特价值正在于此。余光中仙逝,乡愁归何处?归于我们民族爱国主义的文化,归于全中国人民的民族正义,归于港澳台人民的爱国情怀。浩浩历史长河,荡荡民族血浓,余光中永远,乡愁永远。
余光中仙逝,乡愁如何承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乡愁之所以发扬光大,正在于余光中的一首乡愁之诗。而乡愁之所以被推崇,也在于乡愁承载着爱国爱家爱民之情怀。爱中国,承乡愁,扬乡愁之思,呼唤的无非是一种乡愁回归,绿水青山回归,民本回归,以及政风清民风淳之回归。深刻思考总书记所倡导的乡愁之召唤,人们所要归结思索的还有很多。留得住绿水青山,不仅指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维护和倡导,更在于要求每个家乡人本土人以及从政的干部们爱家乡爱环境爱青山绿水,从而以心爱民,以心爱土,以心护环境。系得住乡愁,也绝不是仅仅指系得住游子的乡愁,而是系得住农村人外地人以及奋斗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之乡愁,让他们以乡为家,不离不弃,身土合一。如此,才能够系得住外乡人游客以及所有来过的人的心,这才是习近平所倡导的系得住乡愁之要义。
余光中仙逝,今人如何注入乡愁诗情?家国是根,文学与诗是魂,功利色彩过于浓重的国度无法产生诗情,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产生不了画意,这也是余光中身上所焕发的一种最可宝贵的诗人情怀。而这种诗人情怀恰恰演绎着不仅止于“乡愁”的诗情画意。把余光中看作唐诗宋词中国人文一脉的承继者并非过誉,那么,赞美余光中的乡愁与诗情与家国之思,我们应当将他的乡愁情怀,注入到当下的文学文化潮流当中来审视来接纳,使其成为当下文化灵魂的盛开花朵。
本文编号:1304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130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