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田园 贝多芬 小提琴_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2 鲁教版

发布时间:2016-10-25 09:37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约2070字。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设计(鲁人版高一必修)
  yurong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
  3.学习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一、介绍交响乐的有关知识
  1、交响乐的结构
  交响乐,是指一种以奏鸣曲的结构写作,由管弦乐演奏的多乐章的器乐曲。通常包含独立的、以奏鸣曲的结构统一起来的四个乐章。
  交响乐各乐章的体裁,大致分为:
  第一乐章为快板的奏鸣曲式(Sonata form)。
  第二乐章是慢板(Lento)乐章。
  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大都以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作成,是快板的壮丽终曲,通常以第一乐章的主调作成。
  2、贝多芬与《田园交响乐》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作品共分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表达了\"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有关交响乐的知识。
  第二乐章,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乐章,快板,\"乡村欢乐的集会\",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这一乐章中,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整个大自然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
  第五乐章,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乐章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
  三、作者简介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1876年6月7日逝世。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152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b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