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看云识天气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7-06-07 17:05

  本文关键词: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作者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由于运用了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说明。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云写的生动形象,这是和作者的观察和本身的文学功底分不开的。所以,学习本文时,,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以提高听障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上课前,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生活中,是如何了解一天的天气情况的。(天气预报)

这的确是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那么当你在野外或是外出旅行时,身边没有天气预报怎么办呢?

好,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个简便易行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板书:)

分析课题: 看云识天气

看:观察。识:认识,辨别

连起来就是可以观察云,来辨别天气的变化。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不想学会看云识天气呀?那么同学们快打开书,自由朗读,注意把字的音读准,同时注意下面问题(出示课件),。

听后回答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云与天气的关系?

2、文中介绍了几种云?几种云上的光彩?

3、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有何方法?有什么注意事项?

4、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为什么?并作分析

出示: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ì luán shà zhào m í x ú

燚 峰 峦 一霎 间 预兆 弥 漫 棉 絮

Yíng yùn bēng yún

轻 盈 日 晕 崩 塌 均 匀

听后回答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齐读

2、八种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和积雨云。

四种云上光彩:晕、华、虹和霞。

老师把它们放在黑板上再齐读

3、云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预知天气变化,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观察中掌握规律;它有一定的限度,还得靠天气预报。

板书:意义 方法 及局限

4、总分总:

开头先总写云是天气的招牌,

(板书)中间写了八种云和四种云的光彩。

最后写出了看云识天气的作用,那么看云识天气是不是万能的呢?最后一段,除了讲意义之外,还有“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说明了看云识天气它有局限性的。

上面是我们整体了解了课文的框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下面着重来学习中间部分写的八种云和四种光彩

三、正课

(一)分析学习云的形状

课件出示:课文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呢?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同学样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上面的问题,看谁设计的又快又好。

如果设计表格,你打算列几项,是不是有种类,形态,位置,带来的天气情况

老师出示表格,让同学们摘录相关句子,力求简洁明了。

老师逐个指导

1、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2、按照上述方法,让生读课文,自主填好下表进行汇报

让同学们依次先读原句,再简洁回答,填好表格,男女生进行比赛,回答对加一分,看哪组最优秀。

分析好前四种云,

问这四种云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很薄,带来晴天。

刚才我们学习八种云,每种云都有不同的特征,它们带来不同天气,来默默记记,下面老师考考同学们的眼力,出示它们的图片,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认出它们,准备好了吗?

3、开始识图

下面是各种不同的云图,根据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云,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进行识图

(二)学习四种光彩

1、我们刚刚又根据云图对八种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除了看云的形态识天气,还可以根据云的光彩来识别天气,来我们一起学习云的光彩。

看书填老师设计的表格:

下面是光彩的图片,请同学样根据学过的知识,来看一看是什么光彩图。

四、分析语言

1、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它除了讲知识之外,也不人乏生动的描写语句,你们到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非常生动,非常的

  • 1
  • 2

  •   本文关键词: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429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