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英文数据库 >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7-01-19 09:20

  本文关键词:现代物流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物流概论》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编制单位:经济管理系 编制日期:2014-12

经济管理系(部)制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标准

一、 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性质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群的知识拓展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就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为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一门课,所以它没有前导课程。

2.课程设计

关键词:课程开设依据、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载体)设计思路、内容编排顺序、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时和学分等。

本课程在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1.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突出自主探索式学习。引入目标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提出课堂教学价值目标的原则,即: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 ;以将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目标。

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自主探索式学习放在了与理论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者并重,并且课程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2.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本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充分利用我系的实验室平台作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硬件支持,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依靠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并针对其具体的各项要求提出了实训课程计划,依靠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当中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4.建立系统的、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考查学生能力。

为了从根本上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开发其创造能力,课程组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增加了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的考题,并结合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案例分析时的表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新的考试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业能力、技术知识、职业素质

(总体目标描述)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要求,本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现代物流技术、具有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能力人才。

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职业能力: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七大功能要素、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与物流标准的知识和方法;

技术目标:能够从事物流策划、设计业务操作以及具有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职业素质目标:具备认真刻苦、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物流管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1.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实施任务驱动;将理论与实践、仿真与全真、手工与电子化操作、学习与考证相结合;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重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实训与考核的教学模式。

在该教学模式指导下,课程教学内容依据物流行业岗位标准、实际工作任务和考证需要进行设计,并力求符合教育部提出的“注重基础、突出适用、增加弹

性、精选内容”的要求。通过走访物流行业企业,召开校企专家访谈会、研讨会,选取教学内容,经过整理归纳,分解为十个工作项目。课程即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操作技能为核心,辅助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学时为64课时。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客观性、发展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通过项目任务实施、图表解析、案例分析等方式,突出国际货代实务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同时,由于本课程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而项目教学的运用又大幅压缩了理论授课时间,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课堂讲授为辅的模式,对于既缺乏理论知识,又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职学生来讲,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尤其应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完成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自学任务。

表1 课程结构

表2 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根据课程设计及教学需要,本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旨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实践和考证的积极性,综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能力与素质能力。在教学中,除了基本教学方法外,应特别强调下列教学方法的运用:

1).项目教学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以国际货运代理的具体业务项目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经过导学及知识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交替进行各种真实业务背景下的物流业务操作与训练。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融“教、学、做、考”为一体,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评价,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置于仿真或全真的项目任务中展开,项目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的物流业务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2).课证融合法

本课程深入实施“课证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与物流岗位岗位职业标准及从业人员资格考证内容紧密结合。从教材、大纲、授课计划到授课内容、考核方式,全面融入“双证”教育理念,以教促考,以考促教,使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较顺利地考取物流师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毕业,以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优质就业。

3).工学交替法

本课程教学充分利用了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运用基于工作流程的国际货运代理仿真教学软件,通过电脑模拟操作训练,以案例和仿真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使学生足不出户即可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完成货代业务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实现专业知识向动手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关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及顶岗实习,实施工学交替,进行物流实战训练,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思考与操作相

结合。

4).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实施的案例教学分为两类,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一是讲解型案例。即将案例教学融入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之中。这类案例通常是针对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问题设计,又称“知识点案例”;二是讨论型案例。即将典型案例作为学生讨论的主题,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讨和剖析,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教师加以点评。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物流实际案例,使其能够接触和感受实际工作中将会遇到的真实境况,有效缩短行业实际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克服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

2.教材编写选用:

《物流基础》,宋文官主编,2012年3月1日,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现代物流管理》,范学谦、李建丽主编,2011年6月,第1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物流概论》,吴清一主编,2005,中国物资出版社

《现代物流基础》,彭麟主编,201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教学条件:

本课程应选用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实训指导书、考证辅导教材和其它参考文献资料,结合网络教学,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外自学及实验实训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及实践需要。有条件的院校还可通过制作课程教学网站来辅助教学。

依据课程建设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结合专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合理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设计教学单元,编写教案。

充分利用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建设并完善本课程的校内实训场所,包括实训室、实训设备及实训软件,以满足课堂仿真实训教学的需要;同时克服困难,不断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开展工学结合,以满足物流实践教学的需要。

4.师资条件:

教师任职条件如下:

专任教师 需具有扎实的物流专业理论功底和一定的物流管理工作经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企业工作流程;熟知物流业务的发展现状、业务范围、岗位职责与标准,能够熟练操作物流的各项业务;并且能够娴熟地运用项目教学法、课证融合教学法、工学交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并指导学生开展实训实践。

兼职教师 在物流行业工作的从事相关工作人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质,能够熟练进行各项物流环节的操作示范教学。

5.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结合本课程内容,提出教学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教学过程评价

严格按照前述所列项目进行教学,逐渐加以修正和完善,以便取得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由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质疑情况、项目实训情况等构成),期末考试70%。

六、其它说明


  本文关键词:现代物流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238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