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要重视期刊论文评价
本文关键词:信息检索要重视期刊论文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一直存在重检索轻利用的倾向。随着检索载体的变化和检索手段的革命 ,检索程序大大简化 ,检索效率不断提高 ;但网络的互联和信息量的激增 ,使得对检索结果的分析和鉴别难度也在增加 ,这就要求检索课的内容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 ,及时补充论文评价的知识非常必要。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
【关键词】: 信息检索 期刊评价 论文评价 情报研究
【分类号】:G353
【正文快照】: 前言目前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 (检索课 )的教材已达几百种 ,并以讲述检索知识和介绍检索工具 (或数据库 )为主 ,对检索工具 (或数据库 )的使用方法介绍详细 ,而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极少。近年来 ,随着知识载体的电子化 ,信息检索手段由手工检索迅速向计算机检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永泉;论文评价与参考文献著录[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2年01期
2 潘启树,徐若冰,李煜华,宋昱雯;科学论文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王荣槐;关于论文的评价原则及其方法[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马爱芳,马天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科研绩效评价功能的探讨[J];情报杂志;2000年04期
5 党亚茹;论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及其局限性[J];情报杂志;1999年02期
6 王引斌;测定核心期刊的新方法———主成分分析法[J];情报学报;1998年05期
7 曹锦丹;JCR(CD—ROM版)在期刊评价中的有效应用[J];情报科学;1998年03期
8 徐兴余;关于核心期刊的评价效用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贺天伟;SCI&JCR及其对科技期刊的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年05期
10 金碧辉,汪寿阳,汪冰,RonaldRousseau,吴振新,刘筱敏,朱献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年04期
2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3年02期
3 潘伟;5种妇产科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J];编辑学报;2003年06期
4 邓晓群,沈志超;关于学术类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J];编辑之友;2001年03期
5 马永军 ,倪向阳;参考文献是否具备评价功能[J];出版参考;2002年06期
6 姚志昌;陈其泰;焦险峰;岳建华;;高校科技论文的价值评价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张冬玲,姜春林;关于期刊影响因子在研究生奖学金评选中的应用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8 秦江敏,马娅;《空军雷达学院学报》1999-2002年引文情况统计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高玳珍,张茜茜,徐仲溪;我国植物学期刊学术水平的比较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06期
10 姜春林;CSSCI与科学学类源期刊学术影响力初步分析[J];情报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颜昌学;;科技论文评价不宜“以刊论文”[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韩红艳;李凤学;欧阳晓黎;张建刚;陈北宁;;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及期刊质量评价[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则渊;;科学计量学研究[A];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纪念文集[C];2002年
4 王永明;钱越;;现阶段科技期刊发展策略分析[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李运辉;陈献耘;;核心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及其品牌经营模式初探[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罗冬梅;刘大锰;车遥;;核心期刊评价与期刊编辑工作[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光宇;顾凤南;周春莲;吴畏;;高校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智;赵建逸;刘卫国;;再论核心期刊功能异化[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焕玫;基于GIS技术的湖泊水质污染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姜文超;城镇地区水资源(极限)承载力及其量化方法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张红红;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7 张飞涟;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马林;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与一体化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齐海燕;设备监理激励机制与实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宇;SCI源期刊[D];北京印刷学院;2003年
2 幸家刚;论广告作为科技期刊产出的经营策略[D];重庆大学;2004年
3 姜瑾秋;医药卫生类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现状分析及其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广宏;我国科技期刊学术标准与经济效益标准冲突现象剖析[D];东北大学;2005年
5 张永欣;公共卫生系列专业期刊的量化评价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胡小君;用引文分析法评估遴选医学重点学科的方法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薛美玉;加权动态预测系统[D];福州大学;2003年
9 张峗;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刘芳;我国大学排名和科研定量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小平;科技期刊社会效益的若干特点[J];编辑学报;1997年02期
2 方润生;转型时期高校科技期刊运行的动力机制分析[J];编辑之友;1997年04期
3 方润生,郭承燕;转型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运行模式研究[J];编辑之友;1998年03期
4 金碧辉,汪寿阳,汪冰,RonaldRousseau,吴振新,刘筱敏,朱献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5 任火;论科学论文学术价值评审中的有限性[J];编辑学报;1997年03期
6 潘启树,吴冲,程建霞;基于模糊AHP理论的科学论文学术价值评审研究[J];编辑学报;2001年01期
7 缪家鼎;对第二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数据分析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年03期
8 张其苏,蔡蓉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03期
9 李凤棠;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入选基础学科中文核心期刊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03期
10 秦立富;;核心期刊VE选择法[J];技术与市场;198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敬远;曾因明;;论核心期刊及其评价功能[J];情报科学;2005年11期
2 何钦成;王孝宁;郭继军;;期刊影响因子等级区域赋分方法的分析与改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6期
3 葛敬民;信息检索要重视期刊论文评价[J];图书与情报;2003年04期
4 李建辉;王志魁;孙梦婕;苏洪余;;再识国内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年01期
5 韩新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新体系创立[J];统计与决策;2008年17期
6 刘笑达;牛艳萍;王雅利;刘改换;;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客观性分析[J];太原科技;2009年08期
7 李祜新;ISI选用科技期刊的原则[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0年06期
8 张维平;;期刊评价探讨[J];图书馆杂志;2003年11期
9 周金龙,王传清;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评价体系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11期
10 姚希芳;2000年—2004年《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刊载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贞林;;对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的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C];1999年
2 倪素云;许培扬;;网络计量学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温娟;王红德;曹汉礼;;对核心期刊评价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东方;陈智;赵惠祥;;辩证看待影响因子[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7 秦江敏;王荣;;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8 曾建勋;李旭林;;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的探究[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郝秀原;汪谋岳;钱寿初;沈锡宾;包务业;游苏宁;;IF的应用现状及展望[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南京大学 韩新民;构建科学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王旭东;观CSSCI入围与“扩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蒋颖;馆藏电子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杨伏鸣;温职院多项指标居首[N];温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潇潇;从自引率到影响因子再到核心期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余三定;岂能“只认衣裳不认人”[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媛;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盛艳霞;多元统计方法在评价《河北医科大学学报》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3 周英博;国际基础科学领域核心期刊h指数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冰清;中文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杜飞;《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载文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倪素云;网络计量学在生物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乔园园;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神经解剖学杂志》载文情况[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8 周金娉;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蒋静;开放存取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应萍;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检索要重视期刊论文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38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