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暴风骤雨》: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策略

发布时间:2017-10-12 20:10

  本文关键词:《暴风骤雨》: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暴风骤雨》 小说 电影 改编


【摘要】:周立波作为传统现实主义作家,评论界对其研究已经涵括史学意义、艺术价值、思想内涵等各个层面,可谓硕果累累。但专注于小说《暴风骤雨》与电影《暴风骤雨》这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所产生的不同的叙事效果目前评论界尚无深入探究。本文立足于叙事理论,从小说《暴风骤雨》到电影《暴风骤雨》,深入探究不同叙事媒介通过不同的叙事手段所产生的不同的叙事效果。全文共三个部分,包括绪论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价值、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叙述者的层面探究小说单一叙述者与电影的多重叙述者的不同,分别从作者、导演、演员、音乐叙事来具体阐释,得出电影叙述者对小说叙述者风格的承袭。第二章从叙述视角的层面探究小说的“多层面”叙述视角和电影的“多镜位”叙述视角的不同,从而得出电影对小说叙述视角的超越。第三章从叙述时空的层面探究时间性叙事艺术小说与空间性叙事艺术电影的不同,分别从时序、节奏和时频的角度进行阐释,得出电影是时间性艺术与空间性艺术结合的视觉化展现。结语部分对于影视改编的评价问题及改编后电影的接受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总之,本文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暴风骤雨》为蓝本,对小说与电影的叙事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观点和浅显看法。
【关键词】:《暴风骤雨》 小说 电影 改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J9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8
  • 一、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价值10-11
  •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三、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6-18
  • 第一章 叙述者的变化18-31
  • 第一节 从“一个”到“多个”18-19
  • 第二节 从“导师”到“导游”19-29
  • 第三节 叙述者风格的承袭29-31
  • 第二章 叙述视角的置换31-39
  • 第一节 从“多层面”到“多镜位”31-33
  • 第二节 从文本角度到镜头景别33-37
  • 第三节 叙述视角的超越37-39
  • 第三章 叙述时空的跨越39-46
  • 第一节 时间艺术39-41
  • 第二节 时空艺术41-43
  • 第三节 时空的视觉化43-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孙倩;;《暴风骤雨》里中间人物和反面人物形象的解读[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3 陈琦;;有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比较分析[J];民营科技;2012年10期

4 秦林芳;《暴风骤雨》的艺术迷误──兼谈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冯庆堂;黑土地的芬芳——解读《暴风骤雨》中的文学语言[J];美与时代;2003年05期

6 黄勇;;土改的两张面孔——《暴风骤雨》、《故乡天下黄花》叙事比较[J];小说评论;2006年01期

7 易莲媛;;自我认同及其犹疑——论《暴风骤雨》的工作队修辞[J];理论与创作;2007年04期

8 邹永常;;《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比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孙斐娟;;被规训的中国当代农村叙事先声——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娟;;政策的回应 时代的产物——浅析《暴风骤雨》[J];黑龙江史志;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明;史与文的交织与错位[N];文艺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双成;历史语境、审美形态与文化传播[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杜亚萍;《暴风骤雨》: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郭晶晶;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异质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金宰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人物形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102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2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