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尤恩小说《爱无可忍》的电影改编
本文关键词:麦克尤恩小说《爱无可忍》的电影改编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麦克尤恩的小说《爱无可忍》与改编过的电影《爱无可忍》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从小说到电影的不同之处是:电影对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变,对人物与情节的增添与删减,及对主题表现的倾向性,科学理性主义与男性气质的危机。虽然小说与改编的电影有差异性存在,但是仍有共同之处,即改编者基本上遵循了原著的叙事框架,尤其是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探索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
【作者单位】: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后现代小说形式变革研究”(批准号:13BWW047)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电影《爱无可忍》是根据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剧本由屡获殊荣的剧作家乔·彭豪尔改编,由罗杰·米歇尔执导。这部电影的首映是在2004年10月26日的伦敦电影节。乔在改编《爱无可忍》时曾经说过:“麦克尤恩的小说中他的内心独白和书信很散漫和哲学化,我们不得不找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心;;“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2 刘伟;;何以赎罪——评麦克尤恩《赎罪》[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3 吕胜建;;浅谈儿童在伊恩·麦克尤恩主要作品中的作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邹涛;;叙事认知中的暴力与救赎——评麦克尤恩的《赎罪》[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5 朱晓琴;;全球化背景下后9.11时期英国伦敦掠影——解读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6 李菊花;;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交往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7 朱静梅;;论麦克尤恩《赎罪》中的重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8 宋艳芳;;小说何为?——从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看小说的功能[J];国外文学;2013年03期
9 孙银娣;;伊恩·麦克尤恩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13年06期
10 余华;;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J];作家;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麦克尤恩耶城领奖,强烈批评以色列[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周志明(教师);麦克尤恩的救赎[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王东;麦克尤恩处女作花开南京大学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早报记者 石剑峰;“这不是以色列外交部设的奖”[N];东方早报;201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文学巨人在中国遭遇“沉默”[N];深圳商报;2011年
6 黄昱宁;他就是我们自己[N];经济观察报;2012年
7 胡续冬;电影和小说之间的《赎罪》[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书评人 李杰邋思郁;麦克尤恩:经典作家如何面对大众读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胡;罗琳、麦克尤恩、胡赛尼同获大英图书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李菊花;作家该如何组织记忆?[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慧勇;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丽莉;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真实[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聂玉娟;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孤独”[D];南昌大学;2012年
4 韩玉乾;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凝视、反抗和移情[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沈琳;科学主义文化批判—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解读[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锐;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中的伦理关系探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佳祺;圣经原型批评视阈下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救赎之路[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晓君;历史文本性,文本历史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杨珊珊;无边的原罪,,无力的救赎—叙事伦理视阈下麦克尤恩的《赎罪》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鄢爽;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认知叙事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82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18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