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民俗叙事特性论析
本文关键词:“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民俗叙事特性论析 出处:《电影文学》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十七年"期间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品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表现了新的时代各族人民的新生活和全新的精神面貌,其中蕴藏着丰富、生动的民俗。电影民俗叙事最突出的特征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框架内表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使影片在内容上既能体现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又能表现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抑或是将少数民族民俗与剧情相融合,展现少数民族质朴清新的文化。
[Abstract]:As a tool of ideological propaganda, the films with minority them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eventeen year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emocratic culture. It represents a new life and a new spiritual outlook of 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the new era, in which there are abundant resources. Vivid folklore.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film folklore narration is to express the folk custom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ist ideology, so that the film can reflect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New China in content. It can also show its ow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r combine the folk custom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the plot, and show the simple and fresh cul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软实力视阈下中国影视剧文化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1YJCZH117)
【分类号】:J909.2
【正文快照】: 一、新中国民族政策指导下的“十七年”少数民族民俗电影的发展“十七年电影”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49年到1966年,这十七年中拍摄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七年”的电影发展伴随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璐伶;;重视戏曲中艺术特色的体现[J];音乐时空;2013年07期
2 张明堂;;虚实结合 相得益彰 一条主线 扣人心弦——谈《泪痕》的艺术特色[J];电影评介;1980年03期
3 王志超;;《奴里》艺术特色二则[J];电影评介;1981年11期
4 陈恭敏;从《胆大Z絑健房床紕 希特的艺术特色[J];上海戏剧;1959年02期
5 彭加瑾;生活的戏剧——影片《珍珍的发屋》艺术特色漫笔[J];电影评介;1987年07期
6 郝胜利;歌舞纷呈 情趣盎然——《幸运的星》艺术特色赏析[J];电影评介;1990年08期
7 高赛;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力作——浅谈《省委书记》的思想艺术特色[J];当代电视;2003年01期
8 张冰;;论电视剧《娘要嫁人》的艺术特色[J];媒体时代;2013年08期
9 王汝贵;血帕血泪 梅花梅影 ——谈《血狐帕》的艺术特色[J];黄梅戏艺术;1991年01期
10 王黎光;《百年恩来》主题歌曲《你是这样的人》的艺术特色[J];人民音乐;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厚;;新品种“戏曲歌舞”艺术特色[A];中国演员:2013年第4期 总第34期[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严乐;论音乐剧《耶稣万世巨星》的艺术特色[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2 李欣蔚;新世纪以来欧美音乐电影的艺术特色及对中国音乐电影的启示[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黄s,
本文编号:1441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44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