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共赢:从电影《岩中花树》展望民族影像的未来景观
本文关键词: 花树 影像文化 岩中 百鸟朝凤 龙场悟道 王阳明 故土 民族文化 未来 渔光曲 出处:《电影评介》2017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电影《岩中花树》是肖江虹先生继电影《百鸟朝凤》之后的又一力作。作为《百鸟朝凤》的编剧,肖江虹先生本次担纲编剧兼导演,以独有的故土情怀与文化担当通过影像再现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被贬谪至黔、龙场悟道的故事。电影《岩中花树》作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影像抒写,与《百鸟朝凤》一同引发了我们对民族文化影像传播的深思,这种思索不仅涉及创作,还涉及政府支持、媒体宣传、市场助力、学术科研、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系统工程。要厘清这些问题,还要
[Abstract]:This kind of thinking not only involves the creation , but also involves the system engineering of government support , media publicity , market power , academic research ,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o on .
【作者单位】: 电影评介杂志社;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艺声;中国影像文化的当代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郑向阳;;影像文化的本土定位与创新发展[J];发展;2009年05期
3 陈霖;郑文一;;论人文纪录影像文化表达的技术手段[J];中国电视;2011年05期
4 鲁克龄;;我的影像文化新起点[J];数码影像时代;2013年07期
5 张艺声,王建华;中西影像文化的理性意识[J];理论与创作;2004年01期
6 耿文婷;主客反转与非切身性——关于影像文化的两点思考[J];求是学刊;2005年03期
7 左衡;校园影像文化的发育[J];电影艺术;2005年04期
8 印少云;;历史影像与现代新式知识分子的政治行为特征[J];中国电视;2006年05期
9 秦翼;;“中日影像文化”研讨会综述[J];电影艺术;2008年01期
10 石竹青;;创新价值符码 建构影像文化[J];电影评介;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妤齐;;影像文化弥漫全球的时代——中国人文影像发展面临的境遇[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杜剑峰;;论北京影像文化空间的构成[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6[C];2006年
3 周建萍;;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影像文化[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戴剑平;;解构作为通俗文艺的电影与电视[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李妍;未来影像:创造亚洲青少年的影像未来[N];中国电影报;2008年
2 记者 陈扬渲;透过镜头看社会[N];浙江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悦;第四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乔;“偷窥”在影像传播中的结构模式[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2 龙欢;湘西影视剧中的民俗影像[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倩;校园DV影像的文化精神与话语障碍[D];重庆大学;2006年
4 牟凯伦;互联网上的新影像与新观众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那刚;论话剧中多媒体影像技术的舞台功效及演员表演[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6 肖欢欢;重返海上繁华梦——近十年来当代上海城市影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黄文凯;视觉文化中的奇幻文学与影像[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魏国权;绚烂之外衣 沉淀之生命[D];南昌大学;2009年
9 郑文一;论纪录影像技术的人文表达[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1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53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