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电影美学研究
本文选题:彭浩翔电影 切入点:主题设计 出处:《苏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香港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之一,彭浩翔的电影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给香港电影增添了活力。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运用文化研究、电影叙事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等对其电影实践进行分析,主要从主题设计、美学风格及艺术价值三方面来把握彭浩翔电影。 第一章,通过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来研究彭浩翔电影的主题设计。主题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也是彭浩翔本人最为重视的部分。从他的十一部影片中,提炼出个人命运、爱情、家庭三个主题。尽管仍是永恒不变的命题,但是彭浩翔借助自己的创造性才华,结合当代语境,用新的形式和象征来表达恒久的情感,体验生命的新意。 第二章,总结彭浩翔电影的个性化的美学风格,集中体现在不拘一格的类型创作、凝练简洁的叙事技巧和超越一切的幽默态度三方面。结合接受美学理论,分析电影的客观性质如何与观众的主观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于在当代电影商业运作的环境之下,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受电影品质的影响,营销手段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第四节中,通过对《志明与春娇》的个案分析来评析营销的作用。 第三章,着力从艺术与审美的理论高度去审视彭浩翔电影的价值。首先,确认了电影作为娱乐文化的一部分,其无法否认的艺术地位。其次,审美是带有特定历史痕印,并且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活动,因此,在第二节中分析了影片在再现社会真实方面的审美价值,并由此透视大众审美趣味的某种转向。最后,艺术的终极目的是给人类的生存以某种解释,在第三节中,分析了彭浩翔热爱生活、活在当下的朴实的生存哲学。 通过这三章的研究,本文从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根源三个层面对彭浩翔的电影做了分析,尽可能做到李泽厚所倡导的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落到审美心理实处的要求。
[Abstract]: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directors in Hong Kong, Peng Haoxiang's films show distinct personal style features, which add vitality to Hong Kong films.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cultural research and film narratology theory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s. The theory of receptive aesthetics analyzes his film practice,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me design, aesthetic style and artistic value to grasp Peng Haoxiang's films. Chapter one, through careful and in-depth text analysis, studies the theme design of Peng Haoxiang's films. The theme is the soul of a movie,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eng Haoxiang himself. From his eleven films, he abstracts his personal fate and love. Although it is still an eternal proposition, Peng Haoxiang uses his creative talent and contemporary context to express the eternal emotion and experience the new meaning of life with new forms and symbols. The second chapter summarizes Peng Haoxiang's individualized aesthetic style, which is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the creation of unrestrained types, the concise narrative skills and the humor attitude that transcends everyt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objective nature of the film interacts with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audie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contemporary films, the success of a film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quality of the film, Marketing means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ection 4th,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Zhiming and Chunjiao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marketing.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value of Peng Haoxiang's fi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and aesthetics. Firstly, it confirms the art status of films as a part of entertainment culture, which cannot be denied. Secondly, aesthetics is marked with a specific historical mark. Therefore,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film in reproducing 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us perspective some kind of turn of the aesthetic taste of the masses. Finally,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art is to give a certain explanation to human existence. In the third section, Peng Haoxiang's simple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which loves life and lives in the present,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se three chapters, this paper analyzes Peng Haoxiang's films from three aspects of aesthetic object, aesthetic nature and beauty root, and tries to achieve the requirement of Li Zehou's advocating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ife fall into the actual aesthetic psychology.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林;;回归主流与游戏狂欢: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转型[J];理论与创作;2009年05期
2 聂伟;;新生代电影研究之五:泛亚电影语境中的“第六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先云;乔东义;;新生代电影的“焦虑”与“选择”[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4 高力;;音乐情绪与镜像迷恋——对一类新生代影像文本的审读[J];电影文学;2005年11期
5 石莉;;新生代导演创作的特质与转变——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例[J];大众文艺;2010年22期
6 周蕙;;阴柔之美——《红楼梦》美学风格散论(摘要)[J];红楼梦学刊;1988年04期
7 张文福;高宇阳;;《诗经》农事诗的美学风格[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桂渝芳;王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王超的电影《江城夏日》的一种解读[J];电影评介;2007年17期
9 翟创全;;论电影《高兴》的美学风格[J];电影文学;2009年19期
10 黄文丽;;叶灵凤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飞宝;;论台湾后新电影和新生代导演电影艺术[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林洪桐;;谈“新生代”导演给当代表演的新启迪[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3 吴迪;;洛阳与徐州两地汉画像砖(石)艺术美学思想与美学风格[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任庭义;;西部视阈中的新生代电影——新世纪十年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回顾与评析[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周向频;杨隽伟;;主题化园林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国当代园林设计的主题化特征解析[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吕群峰;;从他者到生存美学——福柯对自由的寻求[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斌;;百年中国电影与艺术创新[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8 史晓明;;库木吐喇菱格画的艺术风格[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9 朱向前;傅逸尘;;当代军旅文学的精神传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10 黄连元;;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学报质量诉求[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甘文瑾;香港内地电影合作商谈会广州举办[N];中国电影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林莉丽;《证人》:见证国产片成熟的力量[N];中国电影报;2008年
3 李春利;新生代导演忧思[N];光明日报;2000年
4 陆维止 译;《嗜血破晓》:狂野的夜间怪物[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邸新宇;真水无香的情感大片[N];中国邮政报;2011年
6 韩t
本文编号:1633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63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