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催生的文化记忆转变——以影片《大屠杀》为例
本文选题:文化记忆 切入点:影像叙述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电影在存储历史记忆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广泛性,如何通过它呈现大屠杀等非人性的创伤性记忆,解决影片中再现伦理限度问题,一直以来颇有争议。1977年美国导演马丁·乔姆斯基在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资助下拍摄了《大屠杀》。影片虚构了三个家庭在大屠杀时期的不同遭遇,对于大屠杀中不同种族所遭受的命运做出了示范性描述。这部电影对联邦德国战后的文化记忆进行了干预,不仅促使了以电影为主导的多媒体作为文化记忆方式的最终成型,也引发了德国人对于大屠杀的受害者——犹太人的真正关注,从而帮助联邦德国由下而上地重新认识和接受大屠杀这段历史。
[Abstract]:The film has incomparable authenticity, vividness and extensiveness in storing historical memory. How to solve the ethical limitation of reappearance in the film by presenting non-human traumatic memory such as the Holocaust, It's been controversial. In 1977, American director Martin Chomsky made Holocaust, funded by NBCC.The film fictions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three families during the Holocaust. An exemplary description of the fate of the different races in the Holocaust. The film interfered with the postwar cultural memory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not only did it lead to the ultimate formation of the cinematographic multimedia as a form of cultural memory. It also aroused genuine German concern about the Holocaust victims-Jews, thus helping the Federal Republic to rediscover and accept the Holocaust 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振兴基金(RW201318)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献光;现代性、大屠杀与道德——读《现代性与大屠杀》有感[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4期
2 王炎;严蕾;;悲情的冠军赛:犹太大屠杀与南京大屠杀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1期
3 丛晓明;;大屠杀叙事与南京对外形象探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闻南京建日本大屠杀纪念馆[J];山花;1995年08期
5 陈新;“大屠杀”与历史表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6 史洛;大屠杀之夜的《报告》[J];档案与史学;2002年02期
7 杨万柱,陈致远;《细菌战大屠杀》一书评介[J];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03期
8 李中泽;;扭曲历史与尊重历史的博弈——《后现代主义与否认大屠杀》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刘百陆;文畅;;“大屠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10 傅伯雍;;一个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J];红岩春秋;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仁木富美子;;《无人区·长城线上的大屠杀》(节选)[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小牧;大屠杀的光影切片[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记者 陈克勤;以色列纪念大屠杀史料上网[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王水平;以色列:禁止否认大屠杀历史[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 何洪泽、邹德浩;联大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N];人民日报;2005年
5 林均;大屠杀不能被遗忘[N];文学报;2007年
6 王湘江;“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哀之更须鉴之[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彭梦瑶;巨款补偿大屠杀受害者,意义不在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Hanna Yablonka 本古里安大学历史与以色列研究所教授;从以色列视角看二战结束65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上海社科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与反犹主义的消解[N];解放日报;2012年
10 吴酩;纪念:当代人的“零容忍”[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2 胡越;身份与写作——德语国家年轻一代犹太裔作家叙事作品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明群;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叙事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冯洁;让过去言说[D];山西大学;2015年
3 高霞;以色列对大屠杀历史的认同与记忆[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相征;关于以色列纳粹大屠杀教育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史今;大屠杀纪念馆在美国大屠杀教育中的角色[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万海(Vahe Ghazaryan);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法律责任的追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万敏;从独特性到普世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包丽丽;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朱钰;善与恶:《白色旅馆》对于大屠杀的后现代主义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冯志明;坎坷的民族和解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4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69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