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从情景剧看中美文化观

发布时间:2018-04-02 12:23

  本文选题:中美文化 切入点:群体本位 出处:《知与行》2017年07期


【摘要】:正马冬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6期撰文指出,《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两部情景剧借助于父母与子女的日常生活片段,揭示了中国和美国两国的文化观点。中国的文化观中体现出群体本位,而美国的文化观念则体现出个体本位。中美两国的文化中,父母都将子女视为本国文化的天然继承者。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是显性的,能够被直观地感受到。在美国的文化
[Abstract]:In the sixth issue of academic Exchange in 2017, Zhengmaodong pointed out that the two drama "Family with Children" and "growing pains" revealed the cultural view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help of the daily life clip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The Chinese cultural view embodies the group standard, while the American cultural concept embodies the individual standard.In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parents see their children as natural heirs to their own cultures.In Chinese culture, parents' feelings for their children are explicit and can be perceived intuitively.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分类号】:G04;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在中美文化交流中传递脉脉中国情怀[J];国际人才交流;2001年05期

2 朱磊;从民族性格看中美文化差异[J];世界文化;2001年04期

3 仇朝兵;评《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J];历史档案;2003年01期

4 朱晓春;中美文化[J];师范教育;2003年12期

5 赵启光;;中美文化差异之我见[J];全国新书目;2004年02期

6 魏里亚;;中美文化:冲突还是交流[J];世界知识;2006年04期

7 王珏;;从闯红灯看中美文化差异[J];安全与健康;2006年07期

8 张红;;从名字看中美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9 王新;;中美文化意识与语言的共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中美文化交流开启高端学术通道——“中美文化论坛: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J];艺术评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天德;;中美文化与语言表达的差别[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杨帆;;略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美文化关系(1941.12—1945.8)[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五辑[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小兰;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在美举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记者 刘修兵;第三届中美文化论坛开幕[N];中国文化报;2012年

3 钱承飞;搭建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N];文汇报;2013年

4 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 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贾磊磊;中美两国需要继续深化文化交流[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理解之光在中美文化交流中闪耀[N];人民日报;2011年

6 驻美国特约记者 郭宗光;密苏里开放首个中美文化雕塑公园[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陈春梅;中美文化交流:形势活跃,视野宽阔[N];中国文化报;2012年

8 熊元义;第三届中美文化论坛举行[N];文艺报;2012年

9 记者 刘华新;中美文化交流前景美好[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记者成静;“中美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开启高端学术通道[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玲;软权力与中美文化交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新;从跨文化角度论因中美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家庭纠纷解决方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王娜;跨文化视野下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及原因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段菲;从英文台词看中美文化的交互态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治明;拒绝策略中的中美文化价值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莹莹;跨文化视野下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6 范乔乔;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中国话语”[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亚伟;从权力差异视角看中美文化交流中的翻译策略[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8 李侨;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与相互理解[D];天津理工大学;2005年

9 柳亚坪;中美文化产业贸易对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黄晓珍;难以跨越的鸿沟[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0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700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