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现代电影制作方式在文献纪录片中的运用探究

发布时间:2018-12-12 10:48
【摘要】:在我国,文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在继承与发扬以文叙史,书面资料结合视听语言方面有着特殊的有利条件。自1927年《国民革命海陆空大战记》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87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可以看到文献纪录片的制作内容从国家民族到社会个人,制作方式从单一的资料叙述到结合各种视听手段再现历史,制作理念从政治事件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然而,由于长期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文献纪录片在创作时,采用的都是“空镜头+解说+资料”的模式,往往都是先定下一个基调,然后请专家依据文字内容进行阐释。这种创作方式无法满足观众对于历史事件现场的好奇感。电视语言的最大魅力就是带给人最生动直观的视听享受,但是一些文献纪录片往往过于注重影片解释历史,阐明历史的作用,忽略了影片的可视性。很多纪录片从业者都在思考,如何让文献纪录片既具备还原文献的真实性又视觉上做一场饕餮盛宴。伴随着电影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制作影片方式的多样化,现在的文献纪录片在创作理念与制作手段上较几十年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北方的那努克》开始,电影制作方式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的运用方式开始被学者与从业者们所关注。从《北方的那努克》到《风的故事》,从罗伯特·弗拉哈迪到乔伊斯·埃文斯,都在其作品中使用着这样或那样的电影制作方式。这些作品的出现,可以说都引领了一个时代纪录片的发展轨迹。由此,在当今电影技术手段日益增多,电影制作方式日益丰富的背景下,对电影制作方式在文献纪录片中的运用进行一次探究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所说的“方式”是指在现代电影技术条件的发展下,结合文献纪录片的美学风格,对于文献纪录片在方法和形式,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的综合运用探究。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type of documentaries in China, documentary documents have special advantages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history of documentary and combining written materials with audio-visual language. It has been 87 years since the birth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War between Land, Sea and Air in 1927. During this long period of time, we can see that the content of documentaries and documentaries ranges from national, ethnic, social and individual, from a single material narrative to a combination of audio-visual means to reproduce history. From political events to concern and reflection on social reality, all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concept have experienced a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ingle to pluralistic.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thinking, some documentaries use the model of "empty lens explanatory material" when they are created. They often set a tone first, and then ask experts to explain it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his way of creation can not satisfy the audience's curiosity about the scene of historical events. The greatest charm of TV language is to bring people the most vivid audio-visual enjoyment, but some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ten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explaining history, expounding the function of history, and neglecting the visibility of films. Many documentary practitioners are thinking about how to make documentaries possess the authenticity of documents and make a feast visuall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way of making films, the documentary literature has changed a lot in terms of its creative idea and means. Starting from Nanook in the North, the application of film production in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From Nanook of the North to the Story of the Wind, from Robert Fratti to Joyce Evans, they all use one way or another in their productions. The emergence of these works, can be said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a documentary era track. As a resul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ilm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variety of film production method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film production in documentary documents. The "way"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documentary in methods and forms, technology and ar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esthetic style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ilm technology.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当代电影;2000年05期

2 李雅田;《李大钊》与电视文献纪录片[J];电视研究;2000年01期

3 贾秀清;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难点浅析──从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大钊》谈起 [J];电视研究;2000年03期

4 李向前;我眼中的文献纪录片[J];电视研究;2000年04期

5 李稚田;纪录与文献──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大钊》理论研讨会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2期

6 司徒兆敦;一段胶片和一个生命──评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大钊》[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吴建宁;走过《风雨钟山路》——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的创作[J];视听界;2000年05期

8 陈菱;“口述历史”在电视文献纪录片中的价值[J];电视研究;2001年11期

9 熊国胜;高山流水 雅俗共赏——观大型文献纪录片《孙中山》[J];电视研究;2001年12期

10 陶永祥;文献纪录片拍摄中的档案与档案工作[J];档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沈文;;颂歌献给敬爱的李主席——文献纪录片《共和国主席李先念》[A];纪念李先念同志诞辰95周年文集[C];2004年

2 李纲;林小波;胡昌勇;;关于重大题材文献纪录片创作和传播情况的调查报告[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1年)[C];2012年

3 王睿;;建国以来领袖题材的文献片研究[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新英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2005级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研究生);文献纪录片创作面临的四种关系[N];中国电影报;2007年

2 记者 韩寒;我文献纪录片创作进入繁荣期[N];光明日报;2012年

3 记者 苏丽萍;央视将播出七集文献纪录片《科学发展铸辉煌》[N];光明日报;2012年

4 郭本敏;当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的风格流变[N];中国电影报;2007年

5 孙丽艳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副处长;文献纪录片的多重价值[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小立;大型文献纪录片《你好,香港》首映[N];文艺报;2007年

7 北京电视台 梁雪松;为历史文献纪录片增加“感性”[N];中华新闻报;2009年

8 记者 梁文;文献纪录片《强军之路》首映[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记者 刘晓 邢虹 见习记者 王昕韵;大型文献纪录片《风范》看片座谈会在宁举行[N];南京日报;2011年

10 孙豹隐 孙昭;观照现实的史诗记忆 开创未来的七彩霞光[N];陕西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仇蓓蓓;影视修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国内文献纪录片的大众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张闯;政治传播视域下的近现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蔡禾阳;现代电影制作方式在文献纪录片中的运用探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4 姜贵欣;文献纪录片的类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艳萍;论我国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D];南昌大学;2011年

6 沈红娟;中国文献纪录片风格衍变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7 陈克;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叙事艺术[D];河北大学;2012年

8 肖灿;思想主流与市场边缘的尴尬[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瑶;“渝派”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论[D];西南大学;2013年

10 KAMAROVA TATSIANA(伊人);中俄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74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374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