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域下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美学品格探微
发布时间:2020-10-28 13:55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是自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电影变革运动,它鼓励新风格、新题材和新制作模式,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伟大的精神遗产,这笔精神遗产主要以新浪潮电影的美学品格来呈现。而在当时的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盛行,大多数电影人或多或少受到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存在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在新浪潮电影美学品格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浪潮电影人吸收存在主义哲学的养分,注重对个体自由意志的表达、对个人风格特色的表现以及对传统旧道德、旧价值的颠覆。论文将从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出发,以存在主义为基本视点,将新浪潮电影所包含的独特的美学品格置于存在主义思想盛行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找出这些美学品格的形成与存在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思想关联,并且将这些美学品格的不同侧面与存在主义思想的不同侧重点相对应,从而实现对新浪潮电影美学品格进行更具深度的解读。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一、阐述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阐释论文的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二、概述新浪潮运动发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界定新浪潮电影文本的范围;三、阐释安德烈·巴赞、弗朗索瓦·特吕弗和让-吕克·戈达尔等电影手册派导演以及阿伦·雷乃和阿涅斯·瓦尔达等部分左岸派导演的观点和电影主张与存在主义之间的思想关联;四、找出新浪潮电影的视角、结构、内容、主题和风格层面的美学品格的形成与存在主义思想的不同侧重点的影响的对应关系;五、探寻新浪潮电影的美学品格对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借鉴意义,发掘其对当今中国电影的影响。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与新浪潮电影
第一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发生背景及经过
第二节 新浪潮电影范围之界定
第二章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存在主义的思想关联
第一节 巴赞与存在主义
第二节 “电影手册派”与存在主义
一、特吕弗与存在主义
二、戈达尔与存在主义
三、其他“手册派”导演与存在主义
第三节 “左岸派”与存在主义
第三章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美学品格
第一节 视角:客观写实转向主观写实
第二节 结构:反叛传统叙事结构
第三节 风格:“作者电影”与“作家电影”
一、“自传性”的“作者电影”
二、“风格化”的“作家电影”
第四节 内容:荒诞“境遇”与新型人物
一、荒诞“境遇”与“地狱”世界
二、“不道德的女人”与小混混
第五节 主题:追求自由与人道主义
第四章 新浪潮电影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主题的重视
第二节 个人风格特色的彰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0178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与新浪潮电影
第一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发生背景及经过
第二节 新浪潮电影范围之界定
第二章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存在主义的思想关联
第一节 巴赞与存在主义
第二节 “电影手册派”与存在主义
一、特吕弗与存在主义
二、戈达尔与存在主义
三、其他“手册派”导演与存在主义
第三节 “左岸派”与存在主义
第三章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美学品格
第一节 视角:客观写实转向主观写实
第二节 结构:反叛传统叙事结构
第三节 风格:“作者电影”与“作家电影”
一、“自传性”的“作者电影”
二、“风格化”的“作家电影”
第四节 内容:荒诞“境遇”与新型人物
一、荒诞“境遇”与“地狱”世界
二、“不道德的女人”与小混混
第五节 主题:追求自由与人道主义
第四章 新浪潮电影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主题的重视
第二节 个人风格特色的彰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先云;;存在主义、法国“新浪潮”与中国第六代电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赵文靖;;存在主义美学的诗意与亏欠——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美学解读[J];天府新论;200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燕海洋;试论法国“新浪潮”对电影美学的贡献[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0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6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