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纪录片《远方的家》中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07:00
   2010年12月《远方的家》登陆中央电视台,此后几年里该栏目陆续制作并推出了《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度中国行》等7个系列专题纪录片,立足“三贴近”要求,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关注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百姓民生、区域发展等,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本研究将视线聚焦于《远方的家》栏目中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运用文献研究法及内容研究法,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理论依据,对《远方的家》中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进行分析探讨。本研究主要分为四部分:首先,概括介绍了《远方的家》节目并分析纪录片对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其次,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分析《远方的家》对新疆各民族文化传播,主要分析纪录片的内容、主体、渠道、受众以及效果。再次,从叙事手法、品牌理念、受众需求以及媒介责任方面阐述了《远方的家》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最后,探讨《远方的家》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传播的借鉴与启示,简要分析了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从视角、价值、素材及叙事等方面论述了《远方的家》对新疆纪录片创作的价值意义,并从媒体责任、题材创造、叙事风格及媒介营销等层面提出纪录片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传播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塔里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纪录片文化传播研究
        1.2.2 《远方的家》节目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内容分析法
第2章 纪录片《远方的家》节目概况
    2.1 《远方的家》栏目简介
    2.2 纪录片对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价值
        2.2.1 文化认同价值:客观认识中国,认识新疆
        2.2.2 情感认同价值:激发海内外华人的边疆情怀
        2.2.3 经济带动价值: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2.3 纪录片对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
        2.3.1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介新疆形象的重要窗口
        2.3.2 通过多元文化传播促进文化认同,利于族际间和谐关系构建
第3章 《远方的家》对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5W”分析
    3.1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
    3.2 《远方的家》文化传播主体分析
        3.2.1 高水准的创作团队
        3.2.2 受众对《远方的家》的“二次传播”
    3.3 《远方的家》文化传播内容分析
        3.3.1 展现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之美
        3.3.2 讲述历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3.3.3 表达和谐幸福的人文之美
    3.4 《远方的家》传播渠道分析
        3.4.1 依托强势媒体,保证传播效果
        3.4.2 借助网络新媒体,扩大传播影响
    3.5 《远方的家》传播受众分析
        3.5.1 受众的内涵
        3.5.2 受众的定位
    3.6 《远方的家》传播的效果分析
        3.6.1 经济效果:“古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
        3.6.2 文化效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6.3 社会效果:边疆情怀的打造与共鸣
第4章 《远方的家》对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策略
    4.1 叙事手法的独特运用,大众题材的深度阐释
        4.1.1 出镜记者的多语言叙事符号
        4.1.2 镜头的选取与后期的剪辑风格
        4.1.3 电视画外音的声音造型叙事
    4.2 树立文化品牌化理念,助推文化走出去
    4.3 培养稳定受众,满足受众文化审美需求
    4.4 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树立媒介文化传播的责任担当
        4.4.1 突出以人为本,加强舆论传播引导力
        4.4.2 增进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
        4.4.3 构建中华文化的传播桥梁,塑造国家新形象
第5章 《远方的家》对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借鉴及思考
    5.1 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5.1.1 新疆纪录片题材丰富,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
        5.1.2 新疆纪录片优秀作品频出,屡获大奖
        5.1.3 市场化运作,合作方式多元
    5.2 文化传播视角下新疆题材纪录片面临的问题
        5.2.1 创作群体分散,播映平台少
        5.2.2 题材有待细分,制作模式单一
        5.2.3 传播渠道有限,受众参与度低
    5.3 《远方的家》对新疆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5.3.1 凸显多元一体中化文化视野,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5.3.2 用全新的概念重构新疆多层次的文化地理空间
        5.3.3 以本土文化为中心,体现国际传播的人文关怀
        5.3.4 以受众为主体,满足受众对边疆民族文化的审美需求
    5.4 纪录片视角下提升新疆多民族文化传播的对策建议
        5.4.1 树立客观真实的媒介责任理念
        5.4.2 加大新疆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创作
        5.4.3 叙事上要善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5.4.4 “一体两翼”新旧媒体融合的传播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兆坤;;浅谈娱乐因素的应用对纪录片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8年04期

2 张娜;;浅析现场同期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7期

3 赵鑫;陈旗;;“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4 许丽萍;;纪录片的社会责任表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年16期

5 鲍雁琳;;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故事性[J];传播力研究;2018年18期

6 方婧馨;;浅析纪录片真实话语表达实践方式[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年08期

7 ;总局启动“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J];广电时评;2018年12期

8 张伟强;;探析新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22期

9 王瑞娟;;“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的突围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21期

10 刘洁;;纪录片的另一种精神质地——兼论张以庆纪录片新作《君紫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苗元华;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978-2015)[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伽茵;叙事链思维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D];北京电影学院;2017年

3 李灵革;纪录片下的中国[D];浙江大学;2004年

4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仇蓓蓓;影视修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陆花;北京电影学院实践教学特色研究[D];北京电影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圣娇娇;我国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2 刘容;浅析社会现实类纪录片题材选取及影像呈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3 范恺;生活纪录片的叙事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4 杜承烨;以艺术的名义为焦虑的自我寻求解放[D];云南艺术学院;2018年

5 郭书辰;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6 郑立恒;呈于幕前的编导意识,一种纪录维度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7 匡仁佳;镜头情感的营造与传达[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8 孙姝琦;发现人物之“魂”[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9 祝一阁;藏族题材人物纪录片《尔金旦真》创作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10 黄海霞;情节淡化与人物性格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0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60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