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浩二《头山》中的幽默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00:16
本文以山村浩二的经典动画作品《头山》为研究对象,分析动画中的幽默效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运用幽默反应理论和视觉性幽默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经典动画作品《头山》中出现的幽默效果,以此获得经典动画作品《头山》幽默效果产生的内在原因与视觉原因,以期为创作动画短片中的幽默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西部广播电视. 2020,41(1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优越理论产生的幽默效果
根据不调和理论,幽默效果的程度取决于两件事:“池塘”与“逃跑”两个元素之间的对比程度,以及它们融合在一起产生“池塘惊恐地逃跑”的完整性。“池塘”与“逃跑”两个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池塘惊恐地逃跑”这一可笑的结果。观众产生的心理预期与出人意料的剧情产生了的不协调,这种心理“错位”产生了幽默效果,使动画更加荒诞可笑。优越理论、唤醒理论、不调和理论这三种幽默反应理论经过了历代幽默学者的发展和补充,尽管它们在根本出发点上相互区别,但是在某些方面又相互联系,当一种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幽默时,可利用其他理论中合理的成分进行说明。特别是在分析不同幽默类型的动画时,不同幽默反应理论的应用可以使我们能清楚地分析动画中幽默效果的成因。
双关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一个语句当作两种意味使用。通过视觉双关语,“头顶”元素向观众传达出多种含义。“头顶”成功转换为象征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也暗示着主人公的头顶与大地都默默忍受着人类的活动与破坏。在导演山村浩二的奇思妙想下视觉性双关语的幽默效果出现,它的出现不但使观众发笑从而释放了紧张,而且使观众更容易地解读到更深刻的动画主题。3.2 模仿(Parody)
本文编号:3228648
【文章来源】:西部广播电视. 2020,41(1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优越理论产生的幽默效果
根据不调和理论,幽默效果的程度取决于两件事:“池塘”与“逃跑”两个元素之间的对比程度,以及它们融合在一起产生“池塘惊恐地逃跑”的完整性。“池塘”与“逃跑”两个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池塘惊恐地逃跑”这一可笑的结果。观众产生的心理预期与出人意料的剧情产生了的不协调,这种心理“错位”产生了幽默效果,使动画更加荒诞可笑。优越理论、唤醒理论、不调和理论这三种幽默反应理论经过了历代幽默学者的发展和补充,尽管它们在根本出发点上相互区别,但是在某些方面又相互联系,当一种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幽默时,可利用其他理论中合理的成分进行说明。特别是在分析不同幽默类型的动画时,不同幽默反应理论的应用可以使我们能清楚地分析动画中幽默效果的成因。
双关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一个语句当作两种意味使用。通过视觉双关语,“头顶”元素向观众传达出多种含义。“头顶”成功转换为象征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也暗示着主人公的头顶与大地都默默忍受着人类的活动与破坏。在导演山村浩二的奇思妙想下视觉性双关语的幽默效果出现,它的出现不但使观众发笑从而释放了紧张,而且使观众更容易地解读到更深刻的动画主题。3.2 模仿(Parody)
本文编号:3228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2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