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1-07-02 14:51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相互角逐下的台湾青春电影,于2000年之后以极具本土特质的小清新风格成为台湾地区电影创作的“强心剂”,积极适应台湾电影在新世纪之交因多重困境而不得以形成的“零散型产业模式”,进而通过小成本的制作模式、定向化的美学程式以及易宣发的青春标识等特质,逐渐将青春片带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类型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青春影片既有跨界人才的参与,也有跨地域整合的特点。其不仅在类型模式上通过相对统一的主题、定型角色的塑造以及标志性元素的展现等方面形成了台湾青春片的类型雏形,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向亚类型以及复合类型的实践中迈进,以或杂糅或反类型的样态,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之后台湾青春电影的多元面貌。更深层次的转变发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阈中,台湾地区身处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以及西方欧美文化的交汇之处。从华语电影甚至世界电影的青春片创作中反观台湾地区的作品,显而易见,其既有对新世纪之前台湾青春影片的美学传承,也在叙事、风格以及青春议题等方面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地区的创作展开良性互动,更在世界范围内与日本青春片的“纯爱”风格、韩国青春片的“极致化”呈现以及美国青春片的类型建构方面有所亲近。...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


图2台湾电影产业结构(李天铎绘制)④从台湾电影的产业结构来看(图2),制作端并无大型制片公司担起重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青春电影的散文叙事结构[J]. 杨欣茹.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5)
[2]台湾青春电影在新周期的突破与回归[J]. 沈小风.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
[3]社会经济情境电影产业的结构性透视与类比评析[J]. 张婷婷.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9(03)
[4]凝结与变异:亚洲新电影的类型超越[J]. 周安华.  电影艺术. 2019(02)
[5]从华语圈到全球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内地与境外电影合拍的流变及影响[J]. 赵卫防.  当代电影. 2018(09)
[6]青春成长电影的生命书写——林书宇电影研究[J]. 张燕.  当代电影. 2018(02)
[7]新世纪台湾青春片的小清新风格[J]. 李浚,张小琴.  中国文艺评论. 2017(11)
[8]日本青春治愈系电影的类型特征及影像抒写[J]. 王玉辉.  当代电影. 2017(11)
[9]21世纪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减速的原因探析[J]. 唐永红,赵胜男.  台湾研究. 2017(05)
[10]致青春:作为另类历史、代际经济与观看方式的美国青春片[J]. 何谦.  电影艺术. 2017(03)

硕士论文
[1]ECFA时代两岸合拍片的跨文化研究(2010-2015)[D]. 程茜.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时政映射·文化肌理·审美情境[D]. 朱自洁.中国传媒大学 2013
[3]台湾新世代青春电影研究[D]. 廖阳.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夹缝中的救市青春[D]. 朱卉.上海戏剧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260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60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