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女性意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女性意识萌发于西方女权运动,在时代变迁中逐渐显现出与女性主体意识的紧密关系,中韩电影同受儒家文化熏陶,在西方女性电影及其理论的影响下,从单一表现女性形象的婚姻、家庭与情感,转向更深层次对性别差异的消解、女性主体意识的探索及女性意识电影的独立性表达。本文类比香港关锦鹏与韩国金基德两位导演,在具体类型片中以女性主体建构作为切入点,为研究电影中女性意识表达的异同提供借鉴参考。从无意识分析导演深层的创作动机、镜像理论及其相关主体理论下对电影的阐释、麦茨理论下观众观影体验的认同三个层面具体分析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中的女性意识。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明扼要地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以及意义。第二部分首先阐述女性意识产生的背景及概念,简要了解女性意识研究的意义,其次分析中韩两国女性意识电影的现状,最后对关锦鹏与金基德不同的创作背景在电影作品中的影响做简要概述。第三部分分析文本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设置,对电影个案中的女性意识做具体分析。第四部分以女性叙事语言的表达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电影个例中叙事语言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第五部分是透过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以及麦茨影院机制下观众观影的认同机制,具体分析影片中的女性意识建构及身份认同。第六部分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的不同特色及局限,以及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意识 关锦鹏 金基德 女性主体意识建构 麦茨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问题的提出及创新点10
- 1.2 文献回顾10-11
- 1.3 研究思路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中韩女性意识电影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对比13-24
- 2.1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溯源13-16
- 2.1.1 女性主义13-14
- 2.1.2 女性意识14-16
- 2.2 中国电影女性意识的缺失与觉醒16-20
- 2.2.1 女性意识的沉默与声音16-18
- 2.2.2 男性形象的剥离与颠覆18-20
- 2.3 韩国电影女性意识的自我救赎20-21
- 2.3.1“恨”—民族意志的女性表达20-21
- 2.3.2 人性反思中的女性表达21
- 2.4 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中的女性意识21-24
- 2.4.1 对父权制度的反抗21-22
- 2.4.2 对人文道德的反思22-23
- 2.4.3 创作中的无意识运作23-24
- 第三章 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异同24-29
- 3.1 文本中的女性形象24-26
- 3.1.1 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24-25
- 3.1.2 金基德电影中的女性形象25-26
- 3.2 女性形象的失语状态26-27
- 3.2.1 关锦鹏:身份地位上的失语女性26
- 3.2.2 金基德:“哑女”形象的设置26-27
- 3.3 女性形象的书写27-29
- 3.3.1 女性胴体:人性欲求的释放27
- 3.3.2 女性意蕴:心理的书写27-28
- 3.3.3 女性身份:灵魂与肉体的性倒错28-29
- 第四章 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叙事方式的异同29-33
- 4.1 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女性意识叙事风格的相同之处29-31
- 4.1.1 女性叙事视角的运用29-30
- 4.1.2 女性镜像话语的表达30
- 4.1.3 女性生死本能的表达30-31
- 4.2 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女性意识叙事风格的不同之处31-33
- 4.2.1 空间关系的叙事语言31-32
- 4.2.2 隐喻、象征的表现方式32
- 4.2.3 古典怀旧气息与诗意唯美的画面32-33
- 第五章 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异同33-53
- 5.1 拉康“主体理论”概述33-35
- 5.2 女性主体的平权意识35-36
- 5.3 女性主体的欲望和精神溯源36-37
- 5.4 女性窥视快感的颠覆37-41
- 5.4.1 窥淫式的窥视:《漂流欲室》的本我探寻38-39
- 5.4.2 恋物的观看癖:《弓》的欲望唤醒39-41
- 5.5 关锦鹏电影女性主体的认同41-42
- 5.5.1 女性主体认同:《胭脂扣》《红玫瑰与白玫瑰》41
- 5.5.2 镜像理论下的《胭脂扣》41-42
- 5.6 金基德电影女性主体意识的误读42-46
- 5.6.1 女性形象的镜像误读—《蓝色大门》42-44
- 5.6.2 性爱元素的镜像误读—《坏小子》44-46
- 5.7 影院机制对女性主体生成的构建性46-53
- 5.7.1 自恋与观看:摄影机认同46-47
- 5.7.2 象征界的认同机制47
- 5.7.3 观影无意识:观众认同47-53
- 第六章 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中女性意识异同的探源及展望53-60
- 6.1 成长经历53-54
- 6.2 创作历程54-55
- 6.3 个人风格的形成55-57
- 6.3.2 边缘人题材的选取56-57
- 6.3.3 半自传电影的叙事方式57
- 6.4 从金基德创作风格看本土女性意识电影的缺陷与不足57-60
- 6.4.1 缺乏震撼及富有争议的题材及表现形式57-58
- 6.4.2 缺少反常规的叙事方式58
- 6.4.3 本土制作环境的限制58-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君;;试论关锦鹏影片对香港城市身份的建构[J];电影文学;2014年05期
2 方芳;;颠覆传统——关锦鹏电影角色特征与形成源泉[J];剧影月报;2006年06期
3 陈峗;;关锦鹏+杜可风 活力无限《用心跳》[J];世界电影之窗;2009年08期
4 黄苏瑾;关锦鹏当心灵遭遇电影[J];电影评介;2002年01期
5 傅莹;;性别身份——论关锦鹏的另类镜像[J];当代电影;2006年04期
6 王亚娜;;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世界——关锦鹏和他的女性三部曲[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7 曹雪君;;论关锦鹏的性别身份与其女性意识的发展[J];双语学习;2007年09期
8 ;关锦鹏 执著细节的美食之道[J];董事会;2009年03期
9 ;关锦鹏 执著细节的美食之道[J];董事会;2009年04期
10 庄君;;女性命运的叙述者——关锦鹏影片独特的男性形象序列[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白岩;昆曲浅唱关锦鹏[N];中国经营报;2010年
2 记者 苏娅;关锦鹏,演一出李渔的“美人相恋”[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石岩;关锦鹏风月谈[N];南方周末;2010年
4 本报驻京记者 张英;我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生活[N];南方周末;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帅;关锦鹏与金基德电影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蒋乃s
本文编号:365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