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宗教片研究(1895-1949)
本文关键词:中国早期宗教片研究(1895-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中国早期宗教片的分阶段研究,以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理论分析和特征归纳,在参照现有的学术成果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早期中国宗教电影的历史发展形态。目前,对于我国早期宗教片的系统性研究仍旧处于空白阶段,少量著作中对中国早期宗教片有些许提及,但都不尽完善。本论文主要以当时的报刊、杂志等多种传统纸媒作为写作依据,佐以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大众化传播现象为参照。对电影本体及观众观影感受的探讨也是论文所涉及的内容,结合时代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史料发掘和影像分析,进而研究早期宗教片的美学特点,最终力图严谨有序地分析出早期宗教电影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历史意义。本论文探讨的中国早期宗教片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宗教片是指以宗教为主要表现对象、传达宗教精神以期达到宣传宗教为目的的影片;广义上的宗教片涉及宗教元素及带有宗教色彩的电影。鉴于我国早期狭义宗教片为数不多的情况,论文建立了对广义宗教片的界定并适度延展广义宗教片的探讨,较为综合性地展示出电影与宗教的内在关系及影响宗教片发展各类因素。
【关键词】:中国早期电影 宗教片 宗教元素 历史发展 阶段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8
- 一 问题产生及早期宗教片的界定9-10
- 二 宗教片的史料考证和历史意义10-15
- 三 早期宗教影片的研究现状15-18
- 第一章 尝试与萌芽:宗教片的初始阶段(1895-1928)18-37
- 第一节 外国宗教片的引入及与之而来的影响18-23
- 一 外国宗教影片在华上映情况18-21
- 二 译制影片及娱乐性宣传21-23
- 第二节 改编自通俗出版物的宗教元素影片23-30
- 一 取材于古代神话小说与传统戏曲23-29
- 二 借助市井畅销小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影片29-30
- 第三节 阶段性发展及宗教片萌芽30-37
- 一 带有宗教元素电影的自身发展情况30-35
- 二 早期宗教片萌芽——《立地成佛》与《观音得道》35-37
- 第二章 探寻与积累:宗教片的过渡时期(1929-1939)37-50
- 第一节 商业性需求带动下的宗教元素表现37-41
- 一 商业投资导向及艺术化探索37-38
- 二 广告的宣传效应及娱乐新闻传播38-41
- 第二节 宗教题材电影在战乱状态下的发展情况41-45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宗教片存在状况45-48
- 第四节 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的宗教办学倾向48-50
- 第三章 成熟与演进:宗教片的发展热潮(1940-1949)50-60
- 第一节 “孤岛”时期艺华影业公司的宗教片拍摄及其他50-54
- 第二节 早期宗教片《观世音》的成功摄制54-56
- 第三节 《觉音》期刊上的宗教片评介56-59
- 第四节 战后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庙会电影59-60
- 第四章 早期宗教片的美学特点及其文化探寻60-67
- 第一节 宗教电影的美学呈现与大众观影心理60-63
- 第二节 佛道文化在影片中的相互融合与借鉴63-67
- 结语67-69
- 影片附录69-81
- 参考文献81-86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86-87
- 致谢87-8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连银;;明代科场评卷方式考——以乡、会试为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9 武锋;;清代学人论《抱朴子》[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10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3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哈迎飞;;论鲁迅的家族意识[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姜彩燕;;鲁迅与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京华;;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潇霞;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丽丽;鲁迅与《萌芽月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丽然;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健婧;《红楼梦》女性读者的审美心理探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早期宗教片研究(1895-194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8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