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5 21:50
“红色经典”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诞生的艺术作品,在文艺界无疑是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线”。近年来,“红色经典”的影视化改编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这是在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选择红色经典改编剧作为研究对象,以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理论以及波伏娃的“第二性”理论作为主要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文化诗学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女性形象视角出发对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通过解读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女性形象多元化的建构类型,分析女性形象的建构方式和建构价值。在反思“红色经典”改编现状的基础上对塑造女性形象提出建议,以期为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创作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对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第一章对红色经典改编剧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并阐述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基础。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前提下对“红色经典”进行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红色经典改编剧的概念。其次,将本文中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符号学、波伏娃“第二性”理论以及互文性理论进行阐述。由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阶段的不同使得社会文学研究方向以及大众的审美需...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0060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红色娘子军》截图
三重含义,这并不是一种明确表现出的意义,而是需要观众通过观察和想象诠释这一镜头的含义,带有一定的个人艺术审美的主观性。就“红色经典”改编创作而言,电视剧制作手段中隐喻蒙太奇的使用显然优于文字题材的原著,是因为原文中形成的意象特征在影视剧中得到了具象的形成。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多用屹立....
图4-2《黄河绝恋》截图
魅繁硐殖龅囊庖澹??切枰?壑谕?过观察和想象诠释这一镜头的含义,带有一定的个人艺术审美的主观性。就“红色经典”改编创作而言,电视剧制作手段中隐喻蒙太奇的使用显然优于文字题材的原著,是因为原文中形成的意象特征在影视剧中得到了具象的形成。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多用屹立不倒的青松形容为新中国....
图4-3《野火春风斗古城》“戒指”截图一
办婚姻的旧制度将王柬芝与一个陌生女子送入洞房,洞房花烛夜红艳的“囍”字在镜头中不断的出现,在这里“囍”代表的是王府夫人以及王柬芝两个哥哥内心的喜悦,而不是身为新郎官的王柬芝成亲的喜悦。“囍”字反复出现,充满了旧社会封建制度的讽刺意味。《闪闪的红星》中“红星”作为红军的标志,带着红....
图4-4《野火春风斗古城》“戒指”截图二
腿攵捶浚?捶炕ㄖ蛞购煅薜摹皣帧弊衷诰低?中不断的出现,在这里“囍”代表的是王府夫人以及王柬芝两个哥哥内心的喜悦,而不是身为新郎官的王柬芝成亲的喜悦。“囍”字反复出现,充满了旧社会封建制度的讽刺意味。《闪闪的红星》中“红星”作为红军的标志,带着红星的红军帽子多次出现在镜头中,此时红....
本文编号:4020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02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