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非遗题材纪录片的镜头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2:24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作为人类文明的痕迹单一的存在,从开始到现在都蕴涵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和匠心气质。因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能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秉性和民族气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发掘和保护也就变的至关重要。纪录片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同时也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经过相对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此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需要细致耐心的影像纪录,把时间和空间的结构组接得恰到好处。纪录片通过镜头语言运用,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恰当、具有可看性地呈现出来。本文共有四章,首先绪论部分对目前纪录片市场的现状做了数据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分类介绍,说明了纪录片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的载体。第二章对文章的主题展开阐述,从镜头的前期获取和后期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纪录片镜头语言的新形态。第三章结合艺术理论和实际案例,强调了蒙太奇在镜头语言的是运用中的创造性。第四章回到纪录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上,强调纪录片通...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神性天空》释比表演镜头

图1《神性天空》释比表演镜头

章纪录片是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的载体命始终“咚咚咚”的在灵魂深处回响声中,与天的沟通。纪录片中对于羌族艺人表演羊皮鼓的介用中景仰拍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在湛蓝的天空、鲜羊皮鼓尽情跳跃。在羌族文化里,释比,是羌族被尊奉为可以连接生死轮回、直达上通神灵的人气、甚至有飘忽成仙的感觉与感....


图2《生命的礼仪》剃头礼仪

图2《生命的礼仪》剃头礼仪

图2《生命的礼仪》剃头礼仪听深藏民间的地方古老音乐统民间音乐是中国非遗艺术中最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之一。当下的纪录片拍摄的和制作技巧可以将传统音乐最大程度地进行还原纪录,并可以用后期处理的手段重新编配,在目前现有基础上改编成更加符合当代审美的音乐作品。2012年12


图3《传承·水》航拍镜头

图3《传承·水》航拍镜头

未知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大。摄影师在拍摄现场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以便应付突如其来的珍贵素材。这种临场感通常需要大量的运动镜头进行配合拍摄,更多的是跟拍。以往纪录片的创作多是以固定镜头或固定机位的推拉摇进行拍摄记录,这样的影像风格容易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产生审美疲劳,在内涵的表达和....


图4《传承·水篇》水下镜头

图4《传承·水篇》水下镜头

第二章镜头语言的新形态让非遗题材纪录片更精彩总长度超过了2.8年,以用户自制上传视频为主,创思。他的粉丝关注度已经超过了200万,以摄影摄像爱大约有300万人观看视频,发表评论超过27000条。承·水篇》中,如图4,在讲述台湾石沪修造技艺时,鱼的镜头就用了G....



本文编号:4038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038795.html

上一篇:面向VR影视的疲劳度和关注度的评估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