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琪峰电影的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17-09-25 01:37
本文关键词:试论杜琪峰电影的身份认同
【摘要】:杜琪峰作为香港最杰出的电影人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前人对杜琪峰的研究大都是从电影的题材、类型、风格、哲学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对杜琪峰电影作出的研究很少。文章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对杜琪峰的电影做出分析,挖掘杜琪峰电影中身份认知情结和其电影的精神轨迹,探讨其本土意识下鲜明的身份特征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最后通过分析身份认同下杜琪峰电影的北上策略,希望给其他电影人以启示。根据以上思路,论文分为四章来写:第一章为港人电影文化身份的建构。在香港复杂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香港本土意识产生和港人身份的确立,找到杜琪峰电影中本土意识和港人身份形成的根源。第二章为杜琪峰电影身份认同下的焦虑。在97回归的大背景下,香港电影呈现出身份认同的困境和焦虑,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杜琪峰97以后的电影,发现杜琪峰电影因对政治中国的抗拒而产生了焦虑情绪,并在这种焦虑情绪中形成了自己的电影特色。第三章为杜琪峰电影身份认同下的救赎。本土意识强烈、港人身份鲜明的杜琪峰,一方面通过观照香港社会,想象城市空间,重拾香港精神去建构港人身份,另一方面审视人性之恶,传达人文关怀,实现对困境中港人的精神救赎。第四章为杜琪峰电影的北上策略。香港回归后,中港两地文化差异与融合并存,在香港电影衰落的今天,香港电影中涌现着“坚守香港”和“挥师北上”两股泾渭分明的潮流。杜琪峰一方面,认同文化中国,寻找文化契合点;另一方面坚持电影风格,重构本土身份,他的北上策略或许可以给香港电影人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杜琪峰 身份认同 焦虑 救赎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第一节 研究现状10-12
- 第二节 选题的创新之处12-13
- 第三节 基本理论和概念阐释13-14
- 第一章 港人电影文化身份的建构14-19
- 第一节 香港复杂的文化环境14
- 第二节 香港本土意识的产生14-16
- 第三节 电影中港人身份的确立16-19
- 第二章 杜琪峰电影身份认同下的焦虑19-34
- 第一节 杜琪峰导演简介19-20
- 第二节 港人身份焦虑的根源和表现20-25
- 一、港人身份焦虑的根源20-22
- 二、电影中港人身份焦虑的表现22-25
- 第三节 杜琪峰电影的焦虑情结25-34
- 一、独特的电影风格25-31
- 二、对大陆的恐怖想象31-34
- 第三章 杜琪峰电影身份认同下的救赎34-46
- 第一节 建构港人身份,塑造文化认同34-43
- 一、观照香港社会的变迁34-37
- 二、城市空间的想象37-41
- 三、重拾香港精神41-43
- 第二节 审视人性之恶,传达人文关怀43-46
- 第四章 身份认同下北上策略的启示46-52
- 第一节 认同文化中国,寻找文化契合点47-49
- 第二节 坚守电影风格,重构本土身份49-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杜琪峰电影创作年表58-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乐;;在寻找中回归——1997—2006年香港电影的轨迹[J];当代电影;2006年04期
2 石琪;;香港电影回归十年[J];当代电影;2007年04期
3 刘誉;杜琪峰,主流中的另类[J];电影艺术;2004年06期
4 吴仲柱;香港文化现状及其走向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6 刘丹;;浅论“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文化身份认同[J];电影评介;2012年15期
7 列孚;;CEPA十年看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嬗变[J];电影艺术;2014年03期
8 王成林;邵群;;解读香港电影中的身份认同[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9 陶家俊;同一与差异:从现代到后现代身份认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钟大丰;;从“盗亦有道”到“春秋无义战”——香港“黑道”电影中的身份、价值和社会认同的演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914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91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