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伦理价值内涵研究
本文关键词:张艺谋电影伦理价值内涵研究
【摘要】:谈起中国电影界,张艺谋是其中不可绕过的人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时至今日,张艺谋以《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成为我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从乡村到城市,从历史到现实,张艺谋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影观影者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形象。近30年来,他创造的电影传奇,不仅是民间街谈巷议的重要话题,也是学术界无法忽视的重要研究对象。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不仅为广大国内观影者所熟知以及欢迎,在国际舞台上,他的作品也广泛受到关注,多年来获国际影坛大奖百余项。他的努力,促进了当代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文化的交流共融。从这个意义上看,他还是一位文化使者。虽然国内学者对张艺谋电影的小说改编、作品中体现的民俗文化以及电影强烈的美学色彩都有了相当充分的研究,但对于张艺谋作品中体现出的伦理价值,却鲜少有学者关注。然而,在伦理学的视域下,张艺谋电影蕴含着对伦理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儒家文化对张艺谋的电影有着相当深重的影响。在电影中,张艺谋以家族人际关系构建戏剧纠葛和矛盾冲突,家庭主题、历史主题与道德主题合而为一,以悲剧性的叙事方式解构电影情节与道德褒贬,并在长时间段的情节叙述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个体生存命运。在其电影中,始终贯穿如一的,是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传承与反叛,以及对新时代伦理规则的转型与建构,这与我国近现代以来国家命运的走向进程是相吻合的。在这个意义上,系统研究张艺谋电影伦理价值内涵,启迪更多的文艺学研究者多一些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以张艺谋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带动更多的艺术家关注伦理与道德,是本研究的目的之所在。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一方面,通过对张艺谋的电影本身以及过往研究张艺谋的文献的分析与挖掘,发现作为一个张艺谋电影研究者理应知晓的东西,对张艺谋及其作品进行全景式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解析与评价,挖掘其深层含义。以“新千年”(2000年)作为分界点,结合具体作品对张艺谋电影及其内蕴伦理价值进行解读,并分析其伦理内涵对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社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道德伦理的解读,打破了传统对张艺谋电影的视听影视艺术的解读。从这个崭新的视角来看,本论文将是第一篇系统研究张艺谋电影伦理价值内涵的文章,对挖掘张艺谋电影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张艺谋 电影伦理 价值观 影像显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导论9-17
- 一、研究缘由9-10
- 二、研究现状10-12
- (一) 对中国伦理电影的研究10-11
- (二) 对张艺谋电影作品的研究11-12
- (三) 对张艺谋电影道德理论研究12
- 三、研究意义12-13
- (一) 理论意义12-13
- (二) 现实意义13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13-14
- 五、相关概念14-17
- (一) 伦理与道德14
- (二) 伦理电影14-15
- (三) 张艺谋电影15-17
- 第二章 伦理学视域下张艺谋电影的内涵诠释17-25
- 一、伦理与道德17-20
- (一) 伦理17
- (二) 道德17-18
- (三) 伦理与道德18-19
- (四) 儒家文化视域中的伦理与道德19-20
-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张艺谋电影的影响20-25
- (一) 以家族人际关系构建戏剧纠葛和矛盾冲突20-21
- (二) 家庭主题、历史主题与道德主题合而为一21-22
- (三) 以悲剧性叙事方式结构故事和道德褒贬22-23
- (四) 以长时段安排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23-25
- 第三章 新千年之前张艺谋电影中的伦理价值观及其影像显现25-43
- 一、处于张扬期的张艺谋及其电影作品25-33
- (一) 人、性和人性25-28
- (二) 封建中的女性地位,封建中的家庭道德观28-31
- (三) 忠于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31-33
- 二、平和期中的张艺谋及其电影作品33-41
- (一) 生存与生活,生命道德观33-36
- (二) 承诺与责任,社会主义道德观36-38
- (三) 平淡而幸福,家庭道德观38-41
- 三、总结:新千年之前的张艺谋41-43
- (一) 张扬期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伦理内蕴41
- (二) 平和期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伦理内蕴41-43
- 第四章 新千年之后张艺谋电影中的伦理价值观及其影像显现43-57
- 一、向商业化进军的张艺谋及其电影作品43-49
- (一) 战争与和平,英雄主义道德观43-46
- (二) 世俗与娱乐,平民化的道德观46-49
- 二、对商业化反思的张艺谋及其电影作品49-53
- (一) 执着与纯净,婚姻家庭道德观49-51
- (二) 信仰与坚持,生命道德观51-53
- 三、总结:新千年之后的张艺谋53-57
- (一) 调整期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伦理内蕴53-54
- (二) 反思期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伦理内蕴54-57
- 第五章 张艺谋电影的伦理内涵影响57-63
- 一、国内外评价中的张艺谋电影57-58
- 二、张艺谋电影的伦理内涵对中国电影的影响58-60
- (一) 传承了“戏人电影”的旧有传统58-59
- (二) 开辟了电影题材雅俗合流的新路59
- (三) 对人性主题的鲜明弘扬59-60
- (四) 得以回归的个人和电影的主体性60
- 三、张艺谋电影的伦理内涵对社会的影响60-63
- (一) 促进社会中人的个性张扬60-61
- (二) 揭露社会现实转变人们思想61
- (三) 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华文化61-63
- 第六章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69-77
- 致谢77-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鸣;美学追求: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多元探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杨经建;董外平;;中西文化语境中的伦理主题变奏曲——论李安的伦理电影[J];长江学术;2010年01期
3 班玉冰;;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叙事策略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9期
4 李晨;;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及其电影化表达——以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为例[J];电影评介;2010年06期
5 王璐;;中国伦理片发展脉络梳理[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9年02期
6 陈雷;程宣霖;;中国家庭伦理片的类型意识探析[J];电影文学;2014年02期
7 韩东梅;;从电影《归来》看中国文艺片的回归与复兴[J];电影文学;2014年17期
8 徐亮;;战地之花,悲而不伤——谈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J];电影评介;2012年08期
9 陈青,李轶飞;浅论张艺谋电影的生命意识[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陈小珍;廖克敏;;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问题[J];南方论刊;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晓丽;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兴华;回归旧路抑或继续求索—由张艺谋电影文本改编之路浅析第五代电影创作之走向[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2 徐s,
本文编号:952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95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