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美学新样态及其挑战
本文关键词: 中国电影美学新样态 新旧接力加速 艺术分赏 美学的自反性现代性 出处:《当代电影》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电影呈现出电影美学多样态与新旧接力加速两大特征。前者体现为中式大片浪潮、温情喜剧、奇观化悲剧、冷幽默、网媒电影、轻喜剧、粉丝电影、内地和香港雅俗杂糅片、美式爱情片、广告型电影等。后者具体在于电影演员或明星的新老更替频率加快和电影导演的年龄或代际更替加快。这两大特征对现有电影美学及评论体系构成挑战:一是由艺术群赏和艺术独赏方式变为多种不同社群之间的艺术分赏格局;二是温情喜剧与浓情悲剧有被轻喜剧横扫之势;三是互联网营销及网上影评方式的崛起让传统媒体广告营销方式及报刊影评方式成为明日黄花;四是位于电影美学背后的更基本的普通美学观念被投入新旧冲突场域中。上述挑战与应战之交接集中指向对当今美学的自反性现代性品格的深入反思。中华美学精神可能会在电影美学深层制约电影创新指向。电影理论及评论需冷静反思自身的基本话语系统。
[Abstract]:In 21th century, the Chinese films in the second decade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lm aesthetics diversit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relay. The former reflected in the wave of Chinese blockbuster, tender comedy, spectacle tragedy, cold humor, network film, light comedy. Fan movies, mainland and Hong Kong vulgar hybrids, American romance films, The latter lies in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eplacement frequency of movie actors and star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age or intergenerational turnover of film directors.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challenge the existing film aesthetics and commentary system. The art group appreciation and the art individual appreciation way become the art division pattern between many different communities; Second, warm comedy and thick tragedy have the tendency of being swept away by light comedy; third, the rise of Internet marketing and online film review makes traditional media advertising marketing and newspaper film review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The fourth is that the more basic general aesthetic concept behind film aesthetics is put into the conflict field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allenge and the battle points to a deep reflection on the reflexive modernity character of today's aesthetics. The spirit may restrict the direction of film innovation deeply in the film aesthetics, and the film theory and comment should reflect on their basic discourse system calml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9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畅;;中国电影美学研究综述[J];电影评介;2007年22期
2 吴琼;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思潮的流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3 ;《中国电影美学:1999》[J];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4 彭吉象;;中国电影美学大厦的奠基者[J];电影艺术;2007年03期
5 周斌;;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顾龙;;1920年代中国电影美学的审美通俗性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许苏;;“中国电影美学与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电影新作;2009年01期
8 金丹元;;文化软实力与“消费社会”理念、“高科技”冲击并存——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演变[J];艺术百家;2011年01期
9 文源;;道家思想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1年02期
10 文源;;儒家思想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影响[J];人文杂志;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振华;;回望20世纪末期中国电影美学[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史可扬;;中国电影美学的成就与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史可扬;;中国电影美学四题议[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史可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美学的流变[N];光明日报;2008年
2 史可扬;中国电影美学的成就与问题[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解玺璋;重提中国电影美学[N];北京日报;2012年
4 董阳;电影何以“致青春”[N];人民日报;2014年
5 王宜文;中国电影美学研究的新探索[N];文艺报;2000年
,本文编号:1531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53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