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符号学的“标出性”在广告设计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标出性 切入点:符号价值 出处:《包装工程》2012年10期
【摘要】:分析了文化符号学领域"标出性"概念的含义,论述了"标出性"对于广告设计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了"标出性"对于突出产品的符号价值及拓展产品的知名度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标出性"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分寸度和适用范围,要在不同类型的设计中具体分析;以及在具体的广告设计类型中需要不同的"标出性"强度等。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marking"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semiotics,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marking" for advertising design.Furthermore, it analyzes the unique role of "marking" in highlighting the symbolic value of products and expanding the popularity of product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arking" in advertising design has a strong scale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which should be analyzed concretely in different types of design, and different intensity of "marking" is needed in specific types of advertisement design.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
【分类号】:J52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吴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释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进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金民卿;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周志强,赵书杰;从“纯审美”到“泛审美”:当前审美文化的走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骆建建,聂家昕;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10 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曹山柯;;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嬗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7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D];暨南大学;2001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4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9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道宁;中国内地和香港电视广告形象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沈小风;九十年代热点电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华;网络文学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万菊;从建构后现代精神到建构后现代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佳能;现代性精神与后现代叙事[D];安徽大学;2001年
6 张彩红;新时期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D];郑州大学;2001年
7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农时敏;文化视角中的中美广告语言及其对比[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山小琪;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仝冠军;中国古代编辑生存状况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河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亮之;郑铭磊;赵娟;;设计符号与产品的趣味性[J];包装工程;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云;李昌菊;周春华;;消费社会中艺术与时尚的对接——以村上隆与LV合作为例[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2 李馨;;理智设计情感[J];装饰;2011年07期
3 邱立波;;广告符号对品牌传播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年1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建新;;基于产品设计形态的符号诠释[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蕾;消费文化影响下购买行为的符号诠释[D];江南大学;2005年
2 胡静;职业女性服装符号消费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琪;楚系“凤鸟书”广告符号价值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初芷帆;当代影像艺术与消费社会的互动[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伍玉宙;图像时代的产品视觉形象符号化[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6 王胜华;试论“符号消费”特征下标志设计的新趋势[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则浚;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识别[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8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70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