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命名初探
本文选题:明代戏曲命名 + 特点 ; 参考:《戏剧文学》2011年08期
【摘要】:明代戏曲命名有五个显著特征,命名方式多样,以物件、关目、关目发生地点等命名。这些命名特点与方式反映了明代戏曲源流、功能、艺术、编剧方面的思想观念,以及揭示了明代戏曲命名的广告效应,即书商给原有书名增加修饰语以促进销售。
[Abstract]:The naming of opera in Ming Dynasty has fiv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naming methods are various. These nomenclature features and ways reflect the ideology of the origin, function, art and screenwriter of the Ming opera, and reveal the advertising effect of the Ming opera naming, that is, the booksellers add modifiers to the original titles to promote the sale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分类号】:I2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雅宁;论沈t熛非砺鄣睦方叫约吧钤队跋靃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2 李肖,刘春玲;论唐朝的幽默艺术[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李小玲;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4 刘庆福;鲁迅与托洛茨基的文学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张健;中国现代政治讽刺喜剧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范义臣,林伦才;秉持公心 讽时刺世——浅评《儒林外史》、《镜花缘》的讽喻主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7 王永健;独特的审美魅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试论明清章回小说形式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郑利华;论中国近世文学的开端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张晨;鲁迅“文学的自觉”说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文师华;;浅谈汤显祖重“曲意”的戏曲观[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予静;;西汉文章两司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考论[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4 欧明俊;现代小品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8 王鲲;上海风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菡;“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元代婚恋杂剧对传统题材的拓展与深化[D];河南大学;2003年
2 左其福;论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D];湘潭大学;2001年
3 李凤兰;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任心慧;试论李渔商业化“治生”方式对其曲论及剧作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范增;魏晋南北朝赋学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曾维芬;徐渭戏曲浅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飞;万历剧坛传奇创作繁荣原因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崔云伟;论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绘画感[D];青岛大学;2003年
9 雷泽兵;感伤的行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永香;梁启超政治功能论小说观[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华;关于金庸研究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邓利民,郭谦;对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审视和思考[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3 黄柏青,曾远航;忆君情悲满,肝肠尺寸断——谈谈中国的悼亡诗[J];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4 余德庄;冉庄的《诗文论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蒋晓兰;论丁玲早期小说的特点[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虎利平;因无端之事 作有关之想——小议纳兰性德悼亡词[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韩彬;;清丽淡雅,婉约真挚——谈苏轼婉约词的艺术特点[J];考试周刊;2011年24期
8 陶应昌;清初的云南文学[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焦玉莲;张恨水小说叙事模式的特点和文化意味[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王芳;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人文精神的特点[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永安;;古代通俗小说的命名方式及特点[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红丽;宋人唐诗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其美罗布;论藏族伏藏文学的发展和特点[D];西藏大学;2009年
2 王家宏;《红楼梦》称谓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王琳;刘禹锡乐府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秋芳;中晚唐悼妓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珊珊;历史的另类言说[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志香;论“风”、“雅”、“颂”的文学性及其特点[D];延边大学;2005年
7 王敏;元杂剧用典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吕伟;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鲁承发;元代喜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格桑次仁;藏族小品初探[D];西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7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80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