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居住区宜居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11:02

  本文选题:居住区规划设计 + 宜居规划设计 ; 参考:《广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人类古老的理想、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居居住区环境一直被人们所追求。在对宜居居住区环境追求的过程中,人们对宜居环境需求层次逐渐提升,涉及的宜居内涵也越为广泛。相应地,对宜居居住区规划设计作出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是,系统地因应人们宜居需求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尚未形成,两者间的适调关系还未建立,存在误用、标签化、广告化宜居的现象。同时,以往居住区规划设计强调以“人口规模”、“千人指标”等均等化地对待人多层次需求,没有区别地对待宜居居住区分层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和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马斯洛人本需求和道萨迪业斯的人类聚居学说等理论,借鉴了四个宪章、人居环境科学、宜居城市研究等理论基础以及结合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的反思与评价,分析了宜居的内涵,阐明了居住区宜居规划设计观及其特征,形成了宜居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体系,最终构建起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宜居间的适调对应关系,完成了宜居视角下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探索。指出居住区宜居规划设计内涵和层次性、条件性、多样性、动态性4个特征;认为居住区宜居规划设计应以宜居为目标,系统地、真实地解释和反应分层次的人本需求,强调规划设计与宜居间对应的层次性;主张因应人的需求将宜居规划设计系统地分为五个层次的宜居目标,并反映在居住区宜居规划设计的指导体系。
[Abstract]:As an ancient ideal of human being, living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settlement science, and livabl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has been pursued by people all th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livabl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he level of people's demand for livable environment is raised graduall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livable residence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ccordingly,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ivable residential area is studied extensively and deeply. Howeve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re are misuse, tagging, advertising livable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as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emphasized the equal treatment of people's multi-level demand with "population scale" and "thousands of people's index", and did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hierarchical needs of livable residential areas, which had some drawbacks. Based o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Maslow humanism demand and Dosardyes' theory of human settlement, and so on,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four charter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uman settlement science and livable city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GB50180-93 (2002 ed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liveable residence, and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vable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guiding system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ivable residential area is form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is finally constructed, and the exploration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able residence is complet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liv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notation and level, conditionality, diversity and dynamics,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residential liv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take livability as the goal, systematically and truly explain and respond to the human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It emphasizes the level of planning and design corresponding to the suitable medium, and advocates that the liv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be systematically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 of livable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reflected in the guiding system of residential liv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婷婷;;浅论居住区景观规划[J];现代园艺;2011年09期

2 刘东辉;赵光远;赵磊;;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3 陈宏;谢俊民;大冈龙三;;室外热环境模拟方法在居住区设计中的应用[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01期

4 周赞;;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实例研究[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5 谢魏;周文君;;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6 邢燕;赵玉凤;;古代生态哲学理论在现代住宅区规划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7 刘伟;;我国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发展特点及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6期

8 ;媒体重头文章概览[J];重庆建筑;2011年06期

9 章建栋;;城市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10 胡晓康;李国庆;;浅谈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理念(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辉;;由“同煤两区改造新建居住区规划”引发的再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俊华;;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上惃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裴凡伟;陈宇;;居住区规划规范及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的创新思考——对《大寺新家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反思[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任清凤;吴大群;;居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刘德涵;王庆;吴晟;谢远骥;孙克放;涂英时;陶滔;;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周剑;王东霞;;天津市居住区商业服务金融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及配套项目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家麒;;从评奖看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A];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六)[C];2010年

8 乔树东;;关于新居住理念的思考[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钟桂芬;徐建刚;;转型期我国小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娜;刘军;李志民;;兴城囤顶民居的老年人交往文化——对寒地城市现代居住区设计的几点启示[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副教授 山东大学法学博士 王清涛;建设村民集中居住区是历史的必然[N];潍坊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影 张婷婷;农村集中居住区规划方案须经2/3以上村民同意[N];成都日报;2009年

3 王文生 陈树庆;山东寿光出台居住区规划建设实施意见[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魏海政;济南每个乡镇建一所公办园[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记者 陈可;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启动[N];南通日报;2005年

6 邓卫;居住区规划应突破小区单一模式[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裴睿 王眉灵 实习记者 华露艳;这新设计让群众非常满意[N];成都日报;2011年

8 记者 付大中;我市棚户区改造经验将向全国推广[N];抚顺日报;2006年

9 林播;百年建筑展问诊“中国住宅的软肋”[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10 林播;问诊中国住宅软肋[N];经济视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夙宏;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庄丽;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王红娜;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何华;华南居住区绿地碳汇作用研究及其在全生命周期碳收支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5 丁聪;国家商品粮现代种植乡农民住宅规划设计管理[D];天津大学;2012年

6 王朝红;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7 袁磊;在高容积率下改善住区日照环境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王志刚;小的应该是美好的[D];天津大学;2010年

9 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卜雪e,

本文编号:2021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021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