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创意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太极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8 19:14
【摘要】:在过去十年里,创意产业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政府确定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关键产业。而中国——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城市——近年来创意产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日渐凸现。 但是,与创意产业高速发展相对的,是对创意产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严重缺失。尤其是对创意这一知识产生的过程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一方面是由于创意产业毕竟刚刚兴起,另一方面也源自传统创新管理领域对“知识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知识”创造过程的机制研究)过于薄弱。 为了深入探索创意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机制,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创意产业理论、创造学(及创造力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进而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化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创意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音乐、广告、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规划设计等不同行业的数十个创意项目进行跟踪调研,提出了用以描述创意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太极模型”。随后,本文又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太极模型”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最终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 1.创意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机制可以描述为“太极模型”——包括6个环节组成的两路知识流转螺旋。 2.两路太极螺旋的知识流转效率对组织的创意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3.创意组织的业务领域是偏重于“科学”还是“艺术”,这对以上两条结论不存在显著影响。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创意组织可以用来提高其创意绩效的管理策略,并设计了基于太极螺旋的团队动态组织结构——“台球结构”。这些策略(包括“台球结构”)的核心思路是:6个环节构成了创意生成的“过程机制链条”,只有结合组织工作的特性,全面优化整个链条上的“所有”环节,才能使整个链条顺畅运转。任何一个环节的低效率,都将影响整个组织创意生成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意组织的创意管理工作,就是不断地优化这条“过程机制链条”,使组织创意工作按太极模型的两重螺旋不断展开,从而取得更高的创意绩效。 在研究的最后,本文还就所提出的太极模型和Nonaka提出的SECI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研究一方面对于创新管理——特别是“知识创造管理”——的理论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也对指导创意组织如何加强管理以提升创意绩效、产业政策和园区建设如何进行能促进创意产业更好地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外,本研究对于进一步研究技术创新管理中“原始创新”问题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 the past decad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made tremendous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Singapore, Japan, South Korea and other places,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been identified by the government as the key industry of the 21st century. In recent years,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developed coastal citi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in contras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there is a serious l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reative industry management. In particular, there is a lack of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creative knowledge.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reative industry is just ris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the mechanism of "original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s too weak. In order to deeply explore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creative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firstly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creative industry, creativeness (and creativity psych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using the method of standardized case analysis, the paper studies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creative organization knowledge creation, through music, adverti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 Ten creative project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such as planning and design, were followed up, and a "Taiji model" was put forward to describe the knowledge creation mechanism of creative organizations. Then, this paper does som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aiji Model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Finally,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creative organizations can be described as "Taiji Model"-a two- way knowledge flow spiral consisting of six links. The efficiency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two ways of Taiji spira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re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zation. 3. Whether creative organizations are focused on "science" or "ar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wo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further proposes a series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by creative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ir creative performance, and designs a dynamic team organiz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Taiji spiral, "billiards structure". The core idea of these strategies (including "billiard structure") is that six links constitute the "process mechanism chain" of creative generation, and only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work, the "all" links in the whole chain can be optimized. To make the whole chain run smoothly. The inefficiency of any one link will affect the result of the creative generation of the whole organization. In this sense, creative management of creative organizations is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is "process mechanism chain", so that the creative work of the organization continues to expand according to the double spiral of Taiji model, so as to achieve higher creative performance.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he Taiji model and the SECI model proposed by Nonaka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On the one hand, this study deepens and expands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especially "knowledge creation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provides guidance to creative organizations how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to improve creative performanc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by industrial policy and park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original innovation"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春雷;;基于知识创造视角的技术转移研究:概念、特征与动力机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2 郑峰;;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3 张斌;孔令云;;“文化产业”界定研究综述[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苏华;肖坤梅;肖水明;;创意产业基地集群发展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5 张荣娟;刘玉强;朱永华;;浅析内地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6 戎彦;;植入式广告新趋势研究[J];今传媒;2011年08期

7 董莉莉;黄硕琳;;上海都市休闲渔业创新开发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8 许留芳;;科技创新助推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J];经济导刊;2011年05期

9 刘宏成;;产业转型升级视野下珠三角之创意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10 高志楠;;中国创意产业学术统计数据规范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怡君;唐锡晋;;一种支持协作与知识创造的“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谢呈阳;高丹;胡汉辉;;组织成长中的知识创造过程演化——基于东飞中心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陈建成;姜宏瑶;;浅谈我国发展森林文化创意产业路线[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郝渊晓;张洁;周美莉;;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丁洁兰;;基于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学政;;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选择[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高兴;;由创意产业引发的责任伦理思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谢言;高山行;江旭;;外部社会联系能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 一项基于知识创造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元琪;;试论上海市创意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战略[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包子文;;吉林省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IT BOY 周;知识创造财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黄海京;知识创造 企业利润率全国第一[N];天津日报;2010年

3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经济学博士 刘刚;增长方式创新:从重视资源转向知识创造[N];天津日报;2008年

4 武夷山;新知识观与和谐社会[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晔;江苏省2010年知识创造产出夺5项全国之冠[N];科技日报;2011年

6 李萌;“新”的源泉及发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本报记者 文家华;知识创造财富[N];经理日报;2003年

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 王涛;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应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N];科技日报;2001年

9 谷艳丽;数据挖掘助力高校知识创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李萌邋作者系日本国立先端科学技术研究院知识科学学院博士;“新”的源泉及发掘[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品;创意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太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姚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洁;产业集聚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李家鸽;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金福;知识型组织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志强;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郑文文;创意产业价值链价值传递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10 陈春晖;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菡;团队合作网络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姜坤;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创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于晓庆;组织气氛与知识创造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郭慧;企业导师制过程中SECI知识创造螺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冷德彤;关于扬州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任轩;创意产业背景下新商业插画时代的表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龙莉;创意产业浪潮中的中国传媒业[D];四川大学;2007年

8 贾楠;创意产业的兴起及我国的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怡君;基于Web的群研讨环境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刘永祥;创意产业对城市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及城市品牌营销对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0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280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9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