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西夏语专有名词的类别标记

发布时间:2017-10-13 16:14

  本文关键词:西夏语专有名词的类别标记


  更多相关文章: 西夏语 专有名词 类别标记


【摘要】:西夏语的mjij2、lji2 io1和jwir2此前一直被视为普通名词,文章指出它们附在专有名词后面时只用作类别的标记而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这三个类别标记分别用来提示人名、地名和著作名,它们不是党项语言里原有的成分,而是西夏建国后应翻译文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用法在整个西夏时代都没能以书面语言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西夏语 专有名词 类别标记
【分类号】:H211.7
【正文快照】: 夏文字创制之后逐渐引发的翻译外民族典籍的浪潮。可以设想,“疥”mji-j2、“睫饲”lj酓.2io.1、“劸”j鏁w酓r2三个类别标记最初应该仅作为注释性文字来使用,其作用有些像近代出版物里的“专名号”和“书名号”,后来随着使用机会的增加才正式进入了西夏的书面语言。由于使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范文;;关于西夏语鼻韵尾问题[J];民族语文;1982年02期

2 李范文;西夏辞书《同音研究》提要[J];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3 李范文,杨占武;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补遗[J];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4 禹岩;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J];民族语文;1995年05期

5 中岛干起,那楚格;《电脑处理西夏文〈杂字〉研究》序[J];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6 张竹梅;《番汉合时掌中珠》汉文复字注音诠释——尼×[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孙宏开,刘光坤;也谈西夏语里的小舌音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聂鸿音;;西夏语松紧元音假说评议[J];民族语文;2006年05期

9 王静如;;西夏语音系导言[J];民族语文;1982年02期

10 史金波;;评介西田龙雄西夏文研究专著四种[J];民族语文;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魁;;西夏语辅音系统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2 张竹梅;;西夏语第九类声母音值拟测之我见[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3 黄振华;;清抄明代《河西译语》再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4 史金波;;西夏文概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5 韩小忙;;《文海宝韵》丙种本内容辑校[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6 吕永进;郑承萍;;外国人名、地名翻译中的汉字应用问题[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廖先桃;于海滨;秦兵;刘挺;;HMM与自动规则提取相结合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姜岚;;辞书的标音规范与《正词法》[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玉泉;汉语拼音缩写述略[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 杨路塔;“再不重视,不到50年将走向消亡”[N];贵州民族报;2008年

3 教育部语用司;三项语言文字建议提交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4 本报高级编辑 傅振国;汉语,为你欢喜为你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杨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译的认同错位与文化调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孙力;外来词翻译亟待法律规范[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高为;译著版本闲话[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春海;西夏文:其言已逝 其学不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俊和;现代汉语“X+们”的语义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姜红;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唐德正;《晏子春秋》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陈会兵;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樊长荣;汉英有定性制约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阮氏秋荷;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贾晴;基于数据库的汉韩对话语篇指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利利;专有名词泛化的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苗露;专有名词作指称语的语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琦;从顺应论浅析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郎咸慧;普通化专有名词的计算机辅助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5 王晓玲;基于语料库的网络服装类“专有名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岑慧雯;澳门商号用语探讨[D];暨南大学;2001年

7 朱雅冬;从认知角度看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的现象[D];四川大学;2006年

8 官会云;《韩非子》名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耿莉;《庄子》专有名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陈继宏;劳费尔与中亚古代语言文字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5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25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