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提”类言说动词研究—从手部动作义到言说义
发布时间:2017-10-15 10:01
本文关键词:汉语“提”类言说动词研究—从手部动作义到言说义
【摘要】: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前人研究概况、本文研究的角度、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第二章是对“提”类动词进行共时描写,这一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提”类动词的筛选和界定进行说明,再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这一类动词进行具体的描写分析,语义部分尝试从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动词是否演变的趋势也有相似部分这一角度进行考察,其次考察语义的改变对相关的句法功能有哪些影响,最后考察在做言说动词时,这些语义色彩丰富的动词具有哪些语用功能。 第三章是对“提”类动词进行历时考察,“提”类动词的演变过程虽都是从手部动作义引申出言说义,但是具体的演变轨迹却不同,这一部分主要将“提”类动词的演变轨迹分为三种,每一类将选择一个典型代表进行具体考察,有些特例会进行特殊说明。然后总结这三种演变轨迹的差异与共性。 第四章主要分析“提”类动词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从语言系统内部、认知语言学角度、修辞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我们发现这种从手部动作义衍生出言说义的演变方式并不是汉语独有的,,在英语、日语这两种类型语言中我们也发现了相同的语言现象。 第五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内容,指出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提”类动词 语义演变 隐喻 转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意义10-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及存在的问题13-18
- 1.2.1 手部动作动词词义演变研究现状13-15
- 1.2.2 关于言说动词的研究15-17
- 1.2.3 其他相关研究17-18
- 1.3 研究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及语料来源18-19
- 1.3.1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18
- 1.3.2 语料来源18-19
- 第二章 “提”类言说动词的共时描写19-49
- 2.1 “提”类言说动词的界定19-23
- 2.1.1 手部动作义的界定20-21
- 2.1.2 言说义的界定21-23
- 2.2 “提”类言说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23-37
- 2.2.1 表述类26-32
- 2.2.2 表态类32-35
- 2.2.3 表情类35-37
- 2.3 “提”类言说动词的句法功能37-45
- 2.3.1 可不带宾语38-39
- 2.3.2 可带宾语39-40
- 2.3.3 可带引语40-41
- 2.3.4 可带补语41-42
- 2.3.5 可与上位言说动词连用42-45
- 2.4 “提”类言说动词的语用功能45-48
- 2.4.1 以言行事46-47
- 2.4.2 以言成事47-48
- 2.5 本章小结48-49
- 第三章 “提”类言说动词的历时考察49-64
- 3.1 “提”类言说动词的语义演变轨迹49-62
- 3.1.1 从手部动作义到言说义50-56
- 3.1.2 从手部动作义到口部动作义到言说义56-58
- 3.1.3 相因生义58-62
- 3.2 演变中的共性与差异62-64
- 3.2.1 共性62
- 3.2.2 差异62-64
- 第四章 “提”类言说动词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64-75
- 4.1 语言系统内部动因64-66
- 4.1.1 语义吸收64-65
- 4.1.2 经济原则65-66
- 4.2 认知解释66-70
- 4.2.1 隐喻66-68
- 4.2.2 转喻68-70
- 4.3 修辞动因70-71
- 4.4 语言类型对比71-73
- 4.5 本章小结73-75
- 第五章 结语75-77
- 5.1 主要观点及内容75-76
- 5.2 可能的创新点76
- 5.3 存在的问题76-77
- 参考文献77-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平;;关于言语交际中经济原则的理论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曾艳青,吴怀智;“扌”(手)部动作动词的意义伸展与转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董华伟;叶正渤;;“风”、“讽”的词义演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赵询思;;“说”一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虚化情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5 刘瑾;;从语法化角度看语言共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方寅;夏燕舞;;言说动词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董正存;;动词“提”产生言说义的过程及动因[J];汉语学报;2012年02期
8 马清华;语义共振:突变式吸收的意义条件[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9 李丹;;词义演变探微[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随利芳;;语法标记“说”和“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6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36473.html